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12:14

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每年的11月20日是彝族年,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体现的文化属于<br>①物质文明&nbsp;②意识形态文化&nbsp;③广义的文化&nbsp;④非意识形态的文化<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②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8BC401F3F2F4E75C2CD75BFF99D341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回答下列各题。<br>小题1: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使奥巴马近距离体验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br><tbody><br>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r>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r>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r>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br></tbody><br>小题2: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br>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br>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br>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br>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③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661D831148A90FDEF2A5BB60457FB7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tbody><br>为了整体打捞“南海一号”,财政部审定9000万元专项资金,财政部拨款3000万元,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有关部门已投入了1.5亿元。“南海一号”进“宫”后,预计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2000万元。这说明<br><div[&nbsp;&nbsp;&nbsp;&nbsp;]<br>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r>B、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br>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br>D、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础<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039B1414292C98C4C0586321B67CF3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tbody><br>“智能”、“海量”成为新型技术手机的共同特点,一部手机几乎可以融合各种形式信息的交流,对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体现了<br><p[&nbsp;&nbsp;&nbsp;&nbsp;]</p><br>A、信息技术使全球范围的联系日益密切<br>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r>C、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r>D、网络技术使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2010年7月31日晚间,在巴西利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年会上,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项目正式通过审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9处世界遗产。少林寺建筑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要保护“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并促进其科学发展,需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br><div[&nbsp;&nbsp;&nbsp;&nbsp;]<br>①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br>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br>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br>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br>A、①②③<br>B、②③④<br>C、①②④<br>D、①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tbody><br>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因为国家如此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因为<br><div[&nbsp;&nbsp;&nbsp;&nbsp;]<br>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②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③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br>A.①②<br>B.②③<br>C.①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039B1414292C98C4C0586321B67CF3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10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5周年的日子。45年来,自治区政府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尊重藏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出台了不少法规和规定,对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大力保护,使其重放光彩。今天,藏族文化的发展打破了封闭、停滞状态,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的态势,同时西藏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与封建农奴制相伴随的腐朽、落后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逐步被抛弃,藏族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藏族传统优秀文化得到妥善保护和继承,并被赋予反映人民群众新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弘扬和发展。这一切有力地推动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进步。<br>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A289C106FF1F31470F2BA1B1DFD3D6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r>&nbsp;&nbsp;&nbsp;&nbsp;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br>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73EDBD271ED467EDBACF319D4872C98.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992E002BF5BB12864DD9E1C9B27F2F6.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街头巷尾,看手相、相面、测字、看风水等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开起了门店。<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长期以来,一些不法网站大肆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严重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危害。<br>请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文化?<br>2.针对材料中的现象谈谈应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C089B1E9B5D0942FAAA5F7F0724B66C.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