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湖南省长沙长望浏宁四县市高三3月调研考试文综政治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0%。2011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r>①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br>②利息税为零时,当前居民储蓄实际收益为正值<br>③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储蓄的未来货币是增值的,反之是贬值的<br>④存款利率上升,储蓄的收益增加,有利于降低消费品价格<br><tbody><br>A.①④<br>B.②③<br>C.①②<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漫画启示我们<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40BBCF04173E43A38B5F3F5FAFEF1315.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①要大力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br>②要优化财政支出对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支持<br>③要控制财政支出,防止财政赤字<br>④要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br><tbody><br>A.①③<br>B.②③<br>C.①④<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0年12月9日,备受关注的新《工伤保险条例》出台,与原有条例相比,新条例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尤值得关注的是,补助金的发放标准打破了地区限制,实现全国“同命同价”。这是我国继城乡选举实现“同票同权”之后,公民权利保障再次跨越体制鸿沟,彰显民主与平等。之所以要实现“同命同价”,是因为<br>①我国公民平等地享<img itype="gif"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C8F3EEF5D35E097355575AFD3FBC25A6.gif"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br>②任何公民都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r>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br>④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自由民主得到保障<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1年1月20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中方强调,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信守有关承诺,理解并支持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这表明<br>①在对外活动中,我国坚持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br>②中美继续建设伙伴关系,以推进共同利益、处理共同关切<br>③中美双方都致力于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br>④美国已经履行了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p>A、①③</p><p>B、③④</p><p>C、①②</p><p>D、②④</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1年1月16日,一座总高为9.5米(九五之尊)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孔子雕像落户天安门广场释放的信号是<br>①彰显了我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决心<br>②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是民族复兴的基础<br>③民<img itype="gif"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BBCA84D8B84428D3639D3F6A81AA0896.gif"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族复兴靠传统文化统摄人心,凝聚共识<br>④孔子主张和构建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br><tbody><br>A.①③<br>B.②③<br>C.①④<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1年是我国辛亥革命100周年。某市教育、宣传、团委等部门开展了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于<br>①人们的思想在文化陶冶中升华<br>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br>③抓住了文化建设的中心<br>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br><tbody><br>A.①②<br>B.②④<br>C.①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D68182996F1FC2293586D104D1CE0A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李克强副总理2010年12月20日参观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展示时强调:要把强化生态环保作为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把解决好突出的环境问题作为促和谐、可持续的重点任务。从联系的观点看,这说明<br>①只有把握事物的联系,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r>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br>③要充分发挥局部的统帅作用,就要从整体着眼<br>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br><tbody><br>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近日提出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模型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危机的产生或减小危机带来的灾害。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进一步佐证了<br><p[ ]</p><br>①科学家的兴趣和思考是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源泉②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推进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根本动力③人类的能力是巨大的,能创造出新事物④把握事物的规律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br>A.①③<br>B.②③<br>C.②④<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1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主席向他们颁奖。国家奖励创新型人才意味着<br>①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r>②国家鼓励创新,因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r>③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br>④创新使人类思维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br><tbody><br>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br>材料一:回眸“十一五”。<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608CB66C74FA6BC23444A0BB2A85F399.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624亿元,年均增长23.6%;2006年至2010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从5464亿元增加到12450亿元,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1.3亿中小学生实现免费教育;医疗卫生支出从1421亿元增加到474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4394亿元增加到9081亿元;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补助资金从2007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1亿元;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br>材料二:展望“十二五”。<br>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br>(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什么现象?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意义。(14分)<br>(2)中共中央为什么<img itype="gif"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FDDC1646B9D67249C0271EED49969B95.gif"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假设你是某市的市委书记,你将如何为保障和改善当地的民生事业尽职尽责?(12分)<br>(3)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6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C5A123F2BD888481F4B7EAA417BC6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br>材料一:近年来,“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简称“三俗”)借助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传播平台大肆风行,“三俗”之风,已经对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谐,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成长造面极大的危害,使社会核心价值观遭到扭曲,拉低或者冲破社会道德底线,已成为社会的一道“文化毒瘤”。<br>材料二: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此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反“三俗”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有评论认为,以抵制“三俗”为标志,中国正在掀起“新道德运动”。<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82F660FB559502C6EE091D020200D068.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1)有人认为,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的影响,抵制“三俗”文化关键在于个人。你赞同这种看法吗?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br>(2)在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怎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6分)<br>(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抵制“三俗”之风的必要性。(8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9F64A5FB319B601319FBC0A27617647.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