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考全真模拟(二)文综政治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全球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把人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人们似乎都能嗅出全球化的气息,更能体验到它裹挟而来的威力:跨国公司兼并大潮一浪高过一浪,互联网络触角已把世界浓缩成一个“村落”,国际金融资本比人体的血液流动还快……各国经济就在这种来来往往中互通有无。下面关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br>①全球化乃大势所趋,我们惟有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舍此别无良策<br>②高科技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为现在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鲜活力<br>③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团结,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br>④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br><tbody><br>A.①②③④<br>B.②③④<br>C.②③<br>D.①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传达了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br><p[ ]</p><br>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br>B.金融危机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br>C.正确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br>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把反腐败问题作为会议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为消除腐败中国共产党应当<br>①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 ②发挥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密切党群关系 ③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党的监督体系 ④坚持依法治国,带头守法,坚持依法执政<br><tbody><br>A.①②③<br>B.②③④<br>C.①③④<br>D.①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维系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强大力量。乌鲁木齐“7.5”事件后,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患难相助,13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反对分裂。这表明:<br><tbody><br>A.国家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br>B.我国公民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br>C.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br>D.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32分)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周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br>材料一 近六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状况<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CF194307BB775C3A6B1507A3EB6AD2E4.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材料二 六十年来,国家财政调控能力不断加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财政预算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激发了地方、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帮助中国控制了经济过热;此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又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平稳回升再次起到重要作用。<br>材料三 新中国六十年的辉煌历程,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六十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六十年的艰辛奋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br>材料四 建国60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把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己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2009年6月24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br>(1)分析说明表1和表2的关系。(4分)<br>(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谈谈国家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8分)<br>(3)结合材料三,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历程。(12分)<br>(4)结合材料四,说明国务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的政治学道理。(8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C81F4AC1B1156AAA69E00236A388A5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材料五 6年前,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欣然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条件艰苦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任职,被小岗村农民用红手印留任两届。2009年11月6号,沈浩因疲劳过度引发心脏病,长眠在小岗村。6年来,他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组织村里修路通水,修建学校、医院和敬老院,改善村民居住条件,让112户村民住进规划齐整的楼房新居……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6600元。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荣获“全国百名优秀村官”荣誉称号。<br>(5)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沈浩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10分)<br>材料六:这两三年来,国家陆续制定和批准了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这些文件和规划从具体的编制角度来讲,它特别突出了两点,一是一定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二是要特别考虑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突出它在这方面的特殊功能。这些规划和文件,主要体现了三个战略指向,一是要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怎么样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br>(6)国家制定和批准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文件坚持了哪些辩证法思想?(10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321C5DCF67E655526DD246675FDBC0C.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