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二模)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下图是新冠病毒的结构模式图(其中的囊膜来源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imgA.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大肠杆菌的活细胞中增殖<br>B.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称为生物,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含有核酸<br>C.新型冠状病毒的化学成分除蛋白质和核酸外,不含有其它成份<br>D.低温下由于蛋白质不容易变性失活,冬季新冠病毒更容易传播<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ca3c3fd36f5d48c49bc19c86290553be/2BB966A0E0D0EF1A330D14E3ADEDA5C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研究发现运动可以使成年人的大脑产生有益变化,包括促进新神经元的生成和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是因为运动能够促进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的蛋白质的分泌,它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神经元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r>A.神经细胞上的轴突和树突有利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br>B.BDNF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后促进神经元的生长<br>C.BDNF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br>D.神经元的生成及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利于大脑产生有益变化<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29021a00e80b47f5bdbd851d5f8a42ba/CB10E80A5A739A58F1312BA12F37946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将洋葱鳞茎从土壤中拔出,立即取其鳞片叶表皮置于0.3g.mL<sup>-1</sup>的蔗糖溶液中,待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时,再将该表皮从蔗糖溶液中取出置于清水中,当细胞形态再次不发生变化时,则( )<br>A.细胞中的含水量与实验开始时相等<br>B.细胞液的溶液浓度较实验开始时高<br>C.细胞壁对原生质层的挤压达到最大<br>D.细胞液渗透压消失,细胞不再吸水<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d6b16ba095244465a1e138f5deb3cd5e/F3FFF02E67737AECAA5F9376DCA7D61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工程,其中重要的举措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r>A.退耕还林所发生的演替过程中,生物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进化<br>B.退耕还湖所发生的演替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会相互选择<br>C.退耕还草所发生的演替过程中,先出现的物种会被后出现的物种完全取代<br>D.“绿水青山”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价值大于旅游观赏方面的价值<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3019e98b89094d0a9267fe59b2a944c6/F3FFF02E67737AECAA5F9376DCA7D61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br>下图是研究人员关于蚕豆产量的有关实验数据。<br>请据图<br>回答相关问题:<br><img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本实验的结论是。2.实验发现尿素施用量过多会引起叶片过于肥大造成产量下降,试分析其可能原因:。3.根据实验二分析,随着CO<sub>2</sub>浓度的升高有利于该植物幼苗度过干旱环境,其原因是。4.科学家在给离体的叶绿体照光时发现,当向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磷酸、ADP和NADP<sup>+</sup>时,叶绿体中就会有ATP和NADPH,如果直接向离体的叶绿体中添加ATP和NADPH,即使在黑暗条件下,叶绿体中也可以合成一定量的糖。以上实验结果说明。<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d156e79544cd46759b5a6ca965828aa3/8E75E59947B2E719A26783EF780818B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图是人体稳态调节的局部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br><img1.若上图表示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分泌物a作用于垂体,则a是。该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细胞后,只作用于垂体细胞的原因是。2.若图中的细胞乙代表浆细胞,则物质b为,b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最终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导致甲亢和甲状腺肿大,则该病被称为。3.上图体现了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4.某种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将该药物放在Z处,比较放置药物前后,分别在X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Z处神经递质的含量。放置药物前放置药物后(填“大于、小于、等于”)。<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c9653cdb23384c79a0ab78c5944a5d3a/DAB24E28E212E638543AD1B72ED5A44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br>研究发现,淡水水域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会长出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其中有多种蓝藻。不同蓝藻种群随季节变化又存在着差异:春季鱼腥藻占优势,微囊藻次之;夏、秋两季<br>微囊藻占绝对<br>优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br>1.鱼腥藻和微囊藻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叶绿素和,它们属于自养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2.放养鱼类是控制水华的一项措施。调查发现鲢鱼主要以水中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你认为最好放养这两种鱼类中的以控制水华。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湖泊中投放鱼类的意义是。3.水质受到轻度污染情况下会引起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为了既保持良好水质又增加渔业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①;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95fcbd2ab2e64faab49b06330040956d/2C5468E7EBC197CE3158CC8B498833AA.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br>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多种隐性突变的类型。为了研究控制突变性状亮红眼和朱砂眼的基因(分别用<br>a<br>和<br>b<br>表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人员将纯合的亮红眼雌性与朱砂眼雄性进行杂交,<br>F<br><sub></sub><br>均为野生型;<br>F<br><sub></sub><br>雌性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野生型:亮红眼<br>=3:1<br>,雄性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野生型:朱砂眼:亮红眼:白眼<br>=3<br>:<br>:<br>:<br>;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br>1.依据实验结果推测,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是,判断的依据是。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3.科学家发现了一只猩红眼雌果蝇,研究表明该性状也是隐性性状,为了探究该突变性状是否由a基因突变而来,研究人员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进行判断,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32829555e7334f0c897bd15752cf61fd/E50182273868DB5CC24622B09549A19C.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br>.<br>[<br>生物——选修<br>:生物技术实践<br>]<br>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br>碳源物质<br>之一,科学合理地利用纤维素有助于解决能源<br>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br>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取样,将土壤滤液加入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如果将选择培养后的液体培养基离心,人们(填“能”或“不能”)从上清液中获得纤维素酶。2.将纤维素酶粗提取液装入透析袋中,置于pH适宜的磷酸缓冲液中进行透析处理,可除去其中的杂质。然后可采用法进一步纯化纤维素酶。3.为使纤维素酶能够重复使用,可将冷却后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纤维素酶液进行混合,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sub>2</sub>溶液中。这种固定酶的方法称为。4.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温度对固定化酶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img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温度为30℃-80℃的变化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活力均呈现出的变化趋势。该趋势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时,底物和酶分子动能增大,使反应速率;温度可改变酶的,导致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甚至失活。<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8dede0d882d444ae95974c99a1e2c16f/DB98D201B4727AD670D81905E9AE65C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br>[<br>生物——选修<br>:现代生物科技专题<br>]<br>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br>(<br>ASFV<br>)<br>感染家<br>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br>染病,被称作养猪业的“头号杀手”。某科研小组将<br>ASFV<br>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利用核移植技术培育转基因猪,从而得到自动产生<br>ASFV<br>抗体的个体。其流程图如下所示。<br><img1.体外获得大量的ASFV外壳蛋白基因可采用PCR技术,其原理是:。进行PCR时需设计两种引物,其原因是。2.图中体外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时期,将卵母细胞去核的目的是。3.从B猪体内取组织块剪碎后用处理制成单细胞悬液后通过基因改造、核移植技术获得重组细胞,再将重组细胞放入含5%CO<sub>2</sub>的培养箱中,其中CO<sub>2</sub><sub></sub>的主要作用是。培养重组细胞的培养液中,还需要添加等天然成分。4.为了检测转基因的D猪是否产生相应抗体,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1/442f00033da7498eaf1a1e681feda2e7/940B0B8D4D77994A4D1201A9F4D2A466.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