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0 22:59:00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一)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列生理过程需要膜蛋白参与的是(&nbsp;)<br>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酒精和<br>B.叶肉细胞从细胞间隙吸收<br>C.还原形成糖类化合物<br>D.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b68c7d8e88584f768bd21a4cda8eded9/2BB966A0E0D0EF1A330D14E3ADEDA5C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nbsp;)<imgA.tRNA、rRNA、mRNA三种RNA均通过转录过程产生<br>B.过程②中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d结合过的tRNA最多<br>C.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既抑制转录也抑制翻译过程<br>D.此种调控机制有利于细胞中物质与能量的合理分配和利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1742f495632e45f0872877e2aa0c41cd/CB10E80A5A739A58F1312BA12F37946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下图为人冬泳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图中①~④表示激素,A、B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nbsp;)<img A.过程“下丘脑→①→A→②→甲状腺→③”体现了③分泌的分级调节特点<br>B.图中④为胰高血糖素,可通过促进细胞中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上升<br>C.人冬泳时可通过上述相关生理变化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br>D.人冬泳时会出现血糖浓度上升,这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7d49ab9660f14d1295cdd398050a4a4b/CB10E80A5A739A58F1312BA12F37946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细胞因子是一类调控免疫应答,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小分子物质,由免疫及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在正常免疫应答时,免疫细胞受到刺激会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又会刺激免疫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这一环路受体机调控。当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调控失灵时会导致免疫细胞产生过量细胞因子引起异常免疫应答,称为细胞因子风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nbsp;)<br>A.体液免疫过程T细胞产生的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淋巴因子不属于细胞因子<br>B.细胞因子既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物质也能够参与细胞代谢并提供能量<br>C.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又刺激免疫细胞,此环路属于负反馈调节<br>D.细胞因子风暴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过强进而引起机体的正常组织过度损伤<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236e45bd8cbe4e75a3b5bd52b4e079f1/2BB966A0E0D0EF1A330D14E3ADEDA5C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PcG途径是一种通过对组蛋白进行修饰而关闭某些基因表达的方式。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和PcG突变体拟南芥种子分别培养在同样的特定基质中,发现野生型拟南芥可以顺利由胚发育阶段进入成体发育阶段,而突变体拟南芥在进入成体发育阶段时,体细胞会逆转成胚细胞,发育出体细胞胚(见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nbsp;)<imgA.野生型拟南芥在胚和成体阶段细胞中所含基因不同导致发育状态不同<br>B.PcG突变体拟南芥形成体细胞胚的过程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br>C.推测正常情况下PcG途径能够关闭胚特征相关基因使植物进入成体发育<br>D.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的比例对PcG途径进行调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8786584aff7348a39f789958785a6803/C6DD893B0461FAD877175A7ECBBD593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br>肝再生磷酸酶<br>-<br>(<br>PRL<br>-3<br>)<br>在多种类型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br>PRL<br>-3<br>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br>1.科研人员提取Hela细胞的总RNA,经过程获得cDNA。以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PRL-3基因。将质粒载体PRL-3基因用EcoRI、XbaI两种酶进行切割后用酶处理,获得重组PRL-3质粒。此过程中进行双酶切的目的是。2.将重组PRL-3质粒导入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中,同时将作为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SW620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三组细胞中的PRL-3蛋白的含量,若实验结果为,说明重组PRL-3质粒在SW620细胞中成功表达。3.实验发现实验组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如图1.说明PRL-3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是。<img 4.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Dicer是miRNA产生过程中的关键酶。与正常组织相比。直肠癌组织内miRNA的表达下降。为研究PRL-3与miRNA途径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将抑制PRL-3表达的因子、空质粒及重组PRL-3质粒导入直肠癌细胞后检测PRL-3的表达量和Dicer量,结果如图2.请阐述PRL-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ac4eaa179b9d4cb4be109f293f2204eb/D8FBA8A71189EA6E1FC29F53BC40D75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面材料,完成<br>(<br>)<br>~<br>(<br>)<br>降脂药物的研究<br>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体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自身肝脏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胆固醇在人体内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主要包括两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r>(<br>LDL<br>-<br>C<br>)<br>。低密度脂蛋白<br>(<br>LDL<br>)<br>是运输<br>LDL<br>-<br>C<br>的主要载体。下<br>图所示为血浆中<br>LDL<br>进入组织细胞代谢的过程。<br>临床研究表明,高水平的<br>LDL<br>-<br>C<br>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病理学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病理学研究发现:血管壁动脉粥样斑块内有大量胆固醇沉积。因此有效降低<br>LDL<br>-<br>C<br>水平能减少心血管病患者发病风险。<br>他<br>汀<br>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降脂治疗的基础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br>(<br>HMG<br>-<br>C<br>oA<br>还原酶<br>)<br>功能,阻断细胞内羟<br>甲戊<br>酸代谢途径,使胆固醇合成减少。进而降低血浆中<br>LDL<br>-<br>C<br>水平。<br>但也有研究表明,对部分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单纯依赖他<br>汀<br>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伴随用药剂量增加,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肝脏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因此研究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成为热点。<br>目前,以<br>PCSK<br>为作用靶点的降脂药物的研制进展迅速。前蛋白转化酶枯草<br>溶茵素<br>(<br>PCSK<br>)<br>是一种由<br>PCSK<br>基因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浆,与细胞表面的<br>LDL<br>-<br>R<br>结合,促进<br>LDL<br>-<br>R<br>降解,使血浆中<br>LDL<br>-<br>C<br>水平升高。<br>PCSK<br>单克隆抗体药物是以<br>PCSK<br>为作用靶点的新型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其不仅降脂效果显著,大幅度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另有研究显示。<br>PCSK<br>单克隆抗体与他<br>汀<br>类药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降低血浆<br>LDL<br>-<br>C<br>水平。<br><img<br>1.图中LDL与细胞膜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结合后,通过作用被运入细胞内分解,而LDL-R能够再次返回到继续发挥作用,从而血浆中LDL-C的水平。2.PCSK9单克隆抗体具有的优点,并可大量制备。结合文中信息,PCSK9单克隆抗体降低LDL-C水平的作用机制是。3.以PCSK9为作用靶点研制降脂药物时,除了PCSK9单克隆抗体外,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开发降脂药物:。4.他汀类药物只要作用的靶细胞是。他汀类药物在服用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为保证安全用药,患者需注意:。(答出一点即可)<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23f680a9906542f08226a8c7fccf1dae/6FA4B73A7827A2631FEEFED1309D985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br>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有关。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也有着重要作用。<br>1.蛋白质在细胞质的上合成,合成多肽后一部分转移到内质网内经加工,折叠,形成具有正确的的蛋白质。某些不良环境会引起生物体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增加,一些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可载内质网膜蛋白H复合物的引导下被降解,其意义在于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维持。2.研究发现,拟南芥细胞内的两种特异性蛋白P1和P2均能与H复合物中的某组分直接作用,且与错误折叠蛋白质的降解有关。①由上述发现推测“P1和P2蛋白是H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为进一步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将荧光蛋白基因分别与P1基因、P2基因,内质网膜蛋白基因连接成三种融合基因,导入拟南芥细胞并表达融合蛋白,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荧光信号,实验结果如图1.结果支持科研人员的推测,请阐述理由。<img ②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植物激素,能与受体结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BR受体基因bri1-9突变体的BR受体具有正常功能,但会因错误折叠而被降解,进而使,最终导致拟南芥植株矮小。科研人员构建出拟南芥的几种不同突变体,培养后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见图2.结果说明P1和P2蛋白在错误折叠的BR受体降解中的作用是。<img 3.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和P1和P2缺失双突变体置于含较高浓度盐的培养液中培养后,结果如图3.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在P1和P2蛋白同时缺失的情况下,拟南芥对盐胁迫耐受性,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此现象出现的原因。<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113de4e51b9a4f4daed7f18aa80f78c6/A0EEF745628C27195C23478D3771910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br>铜在细胞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时可产生毒害效应。为了确定<br>秀丽隐杆线虫<br>体内铜代谢调节的关键基因在细胞中染色体上的位置,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br>1.EMS作为常用的高效化学诱变剂,可使鸟嘌呤发生烷基化反应,从而在时发生错配,导致基因突变。科研人员利用ENS诱变A品系线虫,收集其自交所得虫卵置于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能顺利发育为成虫的抗铜突变体D。2.科研人员将突变体D与A品系野生型线虫进行交配,F<sub>1</sub>全部表现为,F<sub>1</sub>自交得F<sub>2</sub>,F<sub>2</sub>中抗铜与不抗铜个体的比为,表明抗铜突变体D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其基因型记为mm。3.SNP是指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在线虫不同品系之间存在差异。科研人员用B品系野生型线虫与突变体D杂交,得到F<sub>1</sub>,F<sub>1</sub>自交获得F<sub>2</sub>,从中筛选得到抗铜个体,检测它们的SNP序列。并据已知SNP在染色体位置及检测结果进行m基因的定位。若来源于A、B品系,与m基因位于相同染色体且不发生交叉互换的SNP序列分别为SNP1<sup>A</sup>和SNP1<sup>B</sup>,与m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的SNP序列分别为SNP2<sup>A</sup>和SNP2<sup>B</sup>.请在以下F<sub>2</sub>抗铜个体细胞模式图1中标出SNP1<sup>A</sup>、SNP1<sup>B</sup>、SNP2<sup>A</sup>、SNP2<sup>B</sup>,并写出各类型在F<sub>2</sub>抗铜个体中所占的比例。<br><img <br>4.由此确定m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为确定m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精确位置,科研人员检测了II号染色体上8个SNP位点与m基因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结果如图2)。据此判定m基因距离SNP位点最近,理由是。5.在上述实验的研究基础上,请你针对抗铜突变体提出一条下一步可开展的研究课题:。<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4b3f201164e144f4b747ee603e090c52/33907EBC2E878A65146D1BD3C89A3AF1.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9/2020/5208bbafce934274a4a7df999a768e92/6C971236314318400D12BB9292568A0D.png"><br><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br>根向地性生长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意义。生长素<br>(<br>IAA<br>)<br>对此过程具有调节作用。<br>1.植株横放时,重力导致根中的生长素发生方向为的横向运输,使得近地侧细胞内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的生长近地侧于远地侧,导致根向地生长。2.图1所示为生长素的经典信号通路之一,Aux/IAA可抑制生长素转录因子(ARF),由图可知,IAA进入细胞与受体蛋白TIR1/AFB结合后,与Aux/IAA形成复合物,进而,Aux/IAA的降解,导致,最终使生长素影响应基因的表达量升高。<img 3.研究人员推测IAA对植物根向地生长的调节是通过TIR1/AFB-Aux/IAA途径引起相关基因表达起作用的。用高浓度IAA处理拟南芥根后,检测生长素响应基因表达反应及IAA处理前后根的生长速率。结果如图2、3.<img ①由图2可知,IAA具有作用,该作用大约在IAA处理分钟后才逐渐开始显现。②综合三幅图分析,本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推测?请说明理由:。<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96670b14e7f643f09d32063d4bf3ff0f/BB1DB9463AED6875807B6B5564804C8D.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br>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土壤中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磷含量很低,某些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具有解磷能力,并可通过代谢产物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为筛选高效的解磷菌,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br>1.土壤中的磷元素主要以(填“无机磷”或“有机磷”)形式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多余的磷会与土壤中铁、钙等元素形成难溶于水的磷酸盐,解磷菌可将磷酸盐分解以利于植物吸收。2.筛选高效解磷菌过程如下:从农田土壤中称取新鲜土样制备悬液置于试管中,用进行梯度稀释至10<sup>-4</sup>,取各梯度悬液用法接种于含有的固体培养基上,由于溶解性较差,培养基浑浊不透明。培养后,挑选平板上形成的单菌落,即为筛选出的高效解磷菌。将选出的4株解磷菌接种于液体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后取样离心,测定上清液中可溶性磷含量,结果如图。选择为最优菌株。<img 3.培养基的初始pH会影响菌株的增殖与代谢产物的合成,且对培养基中磷酸盐的分解具有影响。为探究不同pH(pH为5、6、7、8、9)对最优菌株解磷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方案:a.配置初始pH为5、6、7、8和9的五组液体筛选培养基;b.分别接种等量的最优菌株菌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C.测定各组培养基中解磷菌含量,进而选择出最优初始pH。请评价并完善该实验方案。4.通过对菌液的分析发现,最优菌株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产生许多小分子有机酸,如乙酸、柠檬酸等,这些有机酸能够与铁、钙、镁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吲哚乙酸。根据以上信息推测,解磷菌可通过代谢产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所用机制是。<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9/2020/9cb87d7af77a4f4ea592a6a68d4abbdc/288703AE7C786963333E820C8974D0D6.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