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湘西中考高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p>2023年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p><p>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23〕6号)、《关于202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23〕1号)、《关于2023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办〔2023〕6号)、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湘教发〔2023〕29号)和湘西自治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州教发〔2023〕1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全州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制定本方案。</p><p>一、指导思想</p><p>坚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招生工作机制,维护学生权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p><p>二、基本原则</p><p>1.坚持统筹管理的原则。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工作由州教育局统筹管理。各县市教育局应在州教育局统一组织管理下,切实做好辖区内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工作,确保全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工作按期顺利进行。</p><p>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由州、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普通高中学校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招生工作(详见附件4),逾期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作废。</p><p>2.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各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录取时应严格按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各类奖励性加分(优惠)等情况,择优录取。初三年级七科毕业学业考试笔试成绩低于420分的,普通高中不得录取。</p><p>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实行“两考合一”,各县市、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另行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经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由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特长生专业考试除外)。今年全州普通高中招生不实行推荐保送制度,任何学校不得以推荐保送等名义擅自开展录取工作。</p><p>3.坚持规范操作的原则。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在州教育局统一组织下,实行集中网上录取。从今年起,普通高中录取取消择校生。</p><p>全州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必须使用“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系统”进行录取操作。凡招生学校未使用“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系统”自行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p><p>州民族中学“宏志班”招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州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宏志班”学生应从该校已录取的学生中产生。</p><p>4.坚持考生自愿的原则。考生志愿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进行录取的重要依据,自主选择填报志愿是每一个考生的权利,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阻碍、强制、代替学生选择填报志愿。全州统一实行网上填报志愿。</p><p>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慎重,依据志愿和招生程序凡被某一批次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后,不得再参加同批次及下一批次其他学校的录取。</p><p>三、招生对象</p><p>具有我州学籍,并参加我州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初三应届毕业生。凡在我州接受完成义务教育,并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子女,享有与常住人口子女平等的升入普通高中学习的权利。</p><p>四、招生依据</p><p>1.州教育局审核下达的招生计划(附件1)。</p><p>2.学生本人志愿。</p><p>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p><p>各县市、学校应按照《关于做好2023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通知》(州教通〔2023〕55号)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5个维度均达到C级以上(含C级)的学生方达到毕业要求并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5个维度均达到C级以上(含C级),且任意2个维度达到B级以上(含B级)的学生方具备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资格;5个维度均达到C级以上(含C级),且任意2个维度达到A级的学生方具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资格。</p><p>4.升学档案分(含升学成绩总分和优惠、奖励性加分,下同):</p><p>⑴升学成绩总分依据。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科目与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2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思想品德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生物100分,实践能力考试60分(物理实验操作考试10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10分、生物实验操作考试10分、信息技术考试30分)、体育考试50分,升学成绩总分为2023分。</p><p>⑵优惠、奖励性加分(附件5)。</p><p>各县市基础教育股将考生实践能力考试分、体育考试分、各类优惠奖励加分,通过“湘西自治州基础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后,于5月30日前报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同时报送《2023年湘西州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奖励性加分统计表》(附件6)。</p><p>5.州外应届初三毕业学生申请就读我州普通高中学校的,应提供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初三应届生学籍证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证明(等级呈现的应转化为分数)和普通高中录取证明(须注明学校等级,即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地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或一般普通高中)。</p><p>五、具备招生资质的学校及其招生范围</p><p>1.经州教育局审定,2023年全州具备招收普通高中新生资格的学校共22所(附件1)。</p><p>2.州直省、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州招生;县市属省、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面向本县市招生。</p><p>六、招生计划</p><p>1.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包括定向生和特长生计划(附件1)。</p><p>2.全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是关系全州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令性计划,由各县市呈报、经州教育局审核后统一下达发布。为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在普通高中招生过程中,任何学校不得擅自突破招生计划。</p><p>3.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应将除特长生之外招生计划的50%定向分配到划定招生区域内的初级中学(附件3)。州民族中学定向招生计划由州教育局统一分配(附件2),县市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招生计划由各县市教育局按本文件精神确定,并报州教育局审定后公布。</p><p>七、志愿填报</p><p>1.根据网上填报志愿的要求,全州制定统一格式的学生志愿表(附件8),分设第一批次志愿、第二批次志愿、第三批次志愿三个志愿栏。各县市、学校必须在6月19日上午8:00至6月24日上午8:00时间段内组织学生完成网上志愿填报工作,志愿一经填报不可更改。</p><p>2.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第一批次志愿。吉首、永顺、龙山、花垣等四县市考生填报第一批次志愿时,可在州民族中学和本县市所属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中选报一所。其他县的考生如需填报第一批次志愿,只能填报州民族中学。</p><p>3.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第二批次志愿。考生在本县市所属的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及州第二民族中学中选报一所。</p><p>4.州内一般普通高中为第三批次志愿。考生只能在本县市一般普通高中学校或州内民办高中学校中选报一所。</p><p>5.网上填报志愿流程:登陆系统(打开网上志愿填报系统页面,输入用户名及初始密码登陆)——修改密码(修改初始密码)——完善信息(填写联系电话等信息)——填报志愿(分三个批次选择志愿学校)——保存志愿(保存后,尚可继续修改)——上报志愿(上报后,志愿不可更改)——打印志愿(学生或家长签字确认后,交学校存档)。</p><p>八、招生程序</p><p>(一)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程序</p><p>全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按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三个批次依次录取(具体时间安排详见附件4)。</p><p>(二)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办法</p><p>1.第一批次录取: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由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依据考生志愿、升学档案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招生计划的1:1.05提供考生电子档案(定向生、特长生单列),招生学校在提供的电子档案内确定录取名单,凡未被录取而退档的考生,招生学校必须注明原因。按计划录取的特长生,可适当降低抛档分数线,原则上控制在该校抛档分数线下120分以内。</p><p>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定向学校招生时,若未完成定向招生计划,可在录取分数线下50分以内降分录取。</p><p>州民族中学在吉首市的抛档分数线与其他四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抛档分数线的平均值,为州民族中学在吉首市以外的七个县招生录取的最低控制线。</p><p>2.第二批次录取: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先由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依据考生志愿、升学档案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招生计划的1:1.05提供考生电子档案,招生学校在提供的电子档案内确定录取名单,凡未被录取而退档的考生,招生学校必须注明原因。</p><p>3.第三批次录取:州内一般普通高中。先由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依据考生志愿、升学档案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招生计划的1:1.2提供考生电子档案,招生学校在提供的电子档案内确定录取名单,凡未被录取而退档的考生,招生学校必须注明原因。</p><p>九、特长招生</p><p>(一)招生指标</p><p>各普通高中学校可根据实际每年招收一定比例的艺术、体育特长生。各县市应认真制定并上报特长生招生方案报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特长生招生人数原则上须控制在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8%以内。</p><p>(二)特长生资格认定及名册上报</p><p>1.直接认定的特长生。凡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含县级)艺术、体育竞赛中,取得下列成绩,并由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州直学校由教务科)审查获奖证书原件无误,可直接认定为特长生。</p><p>⑴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含县级)体育竞赛(含团体主力队员),获得省级前六名、州级前三名、县级前二名的学生;</p><p>⑵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含县级)“三独”比赛,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州级一、二等奖、县级一等奖的学生。</p><p>具有以上特长,但未参加特长生报名的,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时,可按本文件规定享受奖励性加分政策(附件5)。</p><p>2.除上款规定的情况外,其他报考特长生的考生,应参加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特长生专业考试。特长生专业考试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于5月27日前完成。</p><p>3.每名考生只能认定一种特长。</p><p>4.直接获得特长生资格的特长生和经专业考试后确定的特长生名单,应在县市教育局和生源学校公示3天,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特长生资格认定名册(附件7)于5月30日前报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未按时备案的学校当年不得招收特长生,未按时备案的考生不得作为特长生录取。</p><p>(三)特长生录取</p><p>凡认定为具有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根据特长生计划、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考生志愿及升学档案分(原则上控制在该校录取分数线下120分以内,且初三年级七科毕业学业笔试科目成绩达到科平及格以上)择优录取。</p><p>十、学籍管理</p><p>1.高一新生注册时,州教育局将严格对照招生录取结果进行审核。对于学校擅自录取或超计划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不准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发放高中毕业证书。</p><p>2.各县市教育局要严格控制高中学校班额,每班学生数不得超过55人。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和理由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班”、“尖子班”、“快慢班”、“实验班”等。</p><p>十一、招生宣传</p><p>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简章、广告和宣传资料必须按程序报县市、州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审核,审核同意并签署意见后,方能向社会发布。招生政策、学校性质、招生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收费标准、办学条件、咨询方式、招生结果等应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p><p>十二、工作要求</p><p>1.各县市教育局、普通高中学校,要站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规范招生行为。特别是省、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要率先垂范,严格招生纪律,自觉维护招生秩序。各县市要树立“全州教育一盘棋”的观念,对州直中学按照招生文件规定开展的招生工作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p><p>2.全州实行网上填报志愿与招生录取,所有录取结果可进行网上查询。各县市教育局、普通中学要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招生录取工作的有关政策,切实加强对家长和考生的宣传,把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宣传到每一位考生及家长,以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自觉维护考生与家长的志愿选择权利,自觉维护学校、教师的良好形象。</p><p>3.进入县市招生的州直中学和州内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工作人员须凭州教育局开具的介绍信,并主动向生源地县市教育局汇报招生工作方案等情况,在县市教育局统筹安排下,按州教育局招生工作文件规定开展工作(原则上不得早于5月20日)。对未经州教育局批准的州外高中阶段学校来我州招生的,各县市应不予接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州外高中阶段学校组织生源。</p><p>4.各普通高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时,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误导、欺骗考生和家长,不得诋毁其它学校。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许诺进“重点班”和利用物资、金钱等所谓“优惠政策”争抢生源、买卖生源,扰乱全州招生秩序。</p><p>5.凡已被前一批次学校或同一批次学校录取的学生,后一批次学校和同一批次其他学校不得重复录取,凡报考前一批次志愿落选而又填报后一批次志愿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招生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录。</p><p>6.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统一由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县市基础教育股组织。普通高中录取名单必须经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所有普通高中学校的通知书(样式见附件9)必须加盖州教育局招生管理专用章后方为有效。</p><p>7.为维护招生纪律的严肃性,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对违反招生纪律和规定的单位与责任人,一经查实,州教育局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州教发〔2023〕13号文件规定严肃处理。</p><p>附件:1.2023年湘西自治州具备招收普通高中新生资格学校及招生计划表</p><p>2.2023年湘西自治州州直中学招生计划分配表</p><p>3.2023年湘西自治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招生计划分配表</p><p>4.2023年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日程安排表</p><p>5.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奖励性加分实施细则(修订)</p><p>6.2023年湘西州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奖励性加分统计表</p><p>7.2023年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特长生资格认定名册</p><p>8.2023年湘西自治州高中招生管理系统学生网上志愿填报表</p><p>9.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录取通知书(样本)</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