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又出“理约”三国争霸难有赢家
<p>在本报11月21日的评论中,针对高考自主招生北约和华约的事情,笔者就曾经担心过联盟过多的问题。</p><p>事实胜于雄辩,昨天,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8所高校宣布,已同意全方位合作,将在2023年的自主选拔录取中实行联考。</p><p>人家北约和华约已经抢占了头彩,昨天成立的这个新联盟首先要面临名字的问题。是叫理约还是叫卓约呢?叫理约呢,是因为人家基本都是工科见长。叫卓约呢,是因为他们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姑且叫做理约吧。</p><p>依稀能闻到三国混战硝烟弥漫的味道,北京大学等高校组建的北约,还未招生已经开始扩张,中山大学等6所高校加入北约。现在的格局是:北约13所,华约7所,理约8所。将来是否还有扩大版或者新联盟,好像一切皆有可能。</p><p>相信最近一段时间,各大高校的合纵连横之举频频进行,能打进目前的三个联盟,其实是对学校本身质量的肯定,也能起到推广的最佳效果。</p><p>自主招生的本意应该是扩大考生的选择范围,逐步减轻一考定终身给广大考生带来的压力。联盟越多,就意味着考生的机会越多,虽然也伴随着学习压力的加大和对正常复习节奏的影响。</p><p>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三大联盟哪一天考试?可千万别是同一天,那这一天就可以等同于提前进行的高考,本来考生可以参加三次自主招生考试,现在只有一次,那三大联盟的意义何在?</p><p>此前并非没有先例,往年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笔试总会安排在同一天进行。这个非此即彼的考试时间安排实际上是在考验学生的忠诚度。</p><p>如果今年三大联盟还是安排在同一天考试,那和提前圈地有什么区别。</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