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4:16:13

“北约”“华约”决战掐尖儿之约 考生需站好队

<p>核心提示</p><p>21日14时,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七所知名高校同时在官方网站上公告,2023年联合自主招生。</p><p>2023年,清华和北大都选择了联盟其他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清华与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实行五校自主招生联考,北大与香港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校自主招生联招。这时候初步形成了网友戏称的北约华约对阵。</p><p>2023年自主招生考试,两大阵营同时扩军。先是浙江大学宣布加入清华等五校自主招生联考,几天前,中国人民大学也正式签约,这就形成了 七校联考。北师大、厦大、南开、复旦加盟北大系,也是七所高校,这样2023年全国14所知名高校分成两个自主招生联考的联盟。</p><p>继清华等7所高校成立自主招生联考联盟后,21日下午,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7所高校的招生网站上同时发布公告,宣布2023年7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p><p>据了解,7校联考的具体操作办法将等教育部今年发布完自主招生办法后才正式公布。根据21日复旦大学招办微博(http://t.sina.com.cn)透露,初步确定学生可以选择7所学校中的3所作为志愿,志愿为平行志愿不分先后。学生可能被3所学校同时给予优惠,但学生最终只能取其中一所。</p><p>如此一来,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联盟都确定为7所学校,形成了势均之势。这两个联盟也分别被网友比喻为北约和华约。</p><p>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高校自主招生的联盟不仅限于这两个联盟,之后还有学校酝酿成立其他联盟。自主招生从各自为战的状态转向集团作战。</p><p>北师大不怕北大争生源</p><p>北京师范大学招办主任虞立红21日表示,并不担心会流失一批成绩最好的学生去北大。这是因为,一方面两所学校的定位不同,对联考成绩的使用以及面试考核的重点不同。</p><p>另一方面学生的选择并不是因为联盟了才存在,之前各自为战期间,也同样有这样的情况,不同的是,当时学生需要参加两场考试。</p><p>清华愿与北约交流</p><p>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表示,对于北大等7校自主招生联盟的成立,表示积极的欢迎。他表示,自主招生走向联盟将是一个方向,愿意加强与北大等7校联盟的交流。同时,他表示不会担心争夺生源的问题,因为比几个高分学生更重要的是中国招生教育体制的改革。</p><p>考生需提前站对阵营</p><p>复旦招办负责人透露,七校联考科目与安排大致是,上午考语数外,下午物理化学,晚上历史政治,每门科目满分100分。七校地位平行,考生所报高校不分先后顺序,以增加选择机会。</p><p>根据往年经验,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在同一天举行。这种局面会让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须尽快选择参加北约还是华约,考生需提前站对阵营。清华系的七所高校向考生承诺,将尽量错开面试时间。</p><p>14所名校的各自联盟,的确使各校可共享以往分散的优秀生源。但北约的一所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联考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选择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高额奖学金和好专业进行所谓求生拉生活动。</p><p>各校自主使用联考成绩</p><p>记者:联合笔试对考生有什么好处?</p><p>北约各校招考负责人:首先切实减轻考生负担,避免考生来回奔波。实行联考后,考生只需参加一次考试,考试成本将大大降低。其次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p><p>此次联考,7所高校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考生所报考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不分先后顺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各高校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多元组合,选择机会大为增加。</p><p>记者:各个学校将怎样使用考试成绩?</p><p>北约各校招考负责人:此次联考,会更强调各高校的自主性。在考试科目设置上,尽管提供了7个考试科目,但选考哪些科目以及每科成绩如何使 用,则由各高校根据人才选拔需求自行决定。比如,复旦大学非常强调文理综合,就要求报考复旦的考生提供7科的成绩,其他高校则不一定有这样的要求。有些高 校甚至可以根据考生的单科成绩进行选拔。</p><p>■专家视点</p><p>七校自主招生联考推出是好事</p><p>自主招生的大格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考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独家连线了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老师。</p><p>熊老师认为,北大等推出的七校自主招生联考肯定是好事,在没有自主招生联考之前,自主招生高校都是各自为政,其中会存在很多不公的现象,考生的选择空间也很小,然而考题都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考生要是选择多个学校的话,也会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赶考成本。</p><p>熊老师称,理想的模式是今后有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有更多种的联考形式出现,这样才会有竞争,才能促进整个高招制度的完善。对考生来说,各种自主招生联考将会增加更多的选择权。</p><p>为了能够给考生有更多选择权,熊老师呼吁自主招生联考的高校要和谐共存,不能为了生源而互相打架,尤其是不能两个联考在同一天开考,这样的话考生就会丧失另一方的选择权。</p><p>三问2023年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策 有多少亮点值得期待</p><p>每年的11月份,各高校新一年的自主招生新政策集中出台。</p><p>2023年自主招生政策将有重大突破。</p><p>一方面,自2023年以来,自主招生政策在我国已经走过8个年头,涵盖院校也从几所扩大至80所,在探索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完善一考定终身的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努力。</p><p>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的政策自诞生之初,便始终伴随争论和质疑前行。如何破解城乡不公?如何将偏才、怪才真正选拔上来?如何不将制度演变为高校的掐尖儿大战?</p><p>三问2023年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到底有多少惊喜值得期待?</p><p>1问</p><p>如何破解城乡不公</p><p>自主招生对社会来说,易加剧教育和社会不公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叶赋桂、李越、史静寰等几位老师就曾撰文指出。</p><p>宁夏南部山区的家长就曾写信向记者反映,自主招生要求学生到高校参加冬令营或面试等活动, 地处边远地区, 家境贫寒的学生由于路程和费用的限制, 很难进入到大城市参加选拔。经济负担抑制了低收入阶层子女从高等教育获益的可能性。</p><p>值得欣喜的是,清华大学2023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已经对欠发达地区的优秀考生有所考虑和进行了适当的政策倾斜。北京大学2023年在全国推行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中,不仅有河北冀 州市中学、湖北钟祥市第一中学、湖南湘潭县第一中学、湖南桃源县第一中学、江西丰城中学、云南下关一中、浙江慈溪中学、浙江新昌中学、重庆梁平中学等一批 县级及农村中学,也有湖南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西藏拉萨中学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中学。</p><p>2问</p><p>能否真正选拔偏才、怪才</p><p>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于2023年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并被清华大学降低60分录取。该消息一经传开就引起一片议论之声。有人说此举对其他考生不公平,也有力挺派坚信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真理。</p><p>能否真正将偏才怪才选拔上来,需要高校的土壤,更需要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和选拔手段。除了2023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学校 在自主招生方式与手段上,打破常规,以面试成绩为主、高考成绩为辅的破冰之举外,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大多数高校依然以高考成绩作为硬指标。</p><p>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教师常保成就撰文指出,自主招生以高考成绩作为硬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特长生的入围。尽管自主招生政策发布 的初衷,是想给予高校一定比例的自主权,可以绕过分数真正地选择个性学生,但是在传统的考试方式、内容和评价机制下,显然,自主招生的实施只能是威慑 于传统思维分数是硬道理,又把统一高考这把尚方宝剑抬出来。</p><p>3问</p><p>是否仍是掐尖儿的战斗</p><p>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高校都希望能招收到优秀生源。许多高校不仅面向全国招收高三的优秀学生, 而且还把目光聚集到高一、高二的优秀学生身上。不少高一、高二的学生为报名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常常缺课, 四处报辅导班, 以应对招生高校的笔试和面试。这使得不堪重负的考生们更加苦不堪言。</p><p>这情形导致自主招生逐渐演变成为一些高校急功近利的争夺生源大战,也有人称之为 掐尖儿战、伪自主招生等,还有人说,大学自主招生正变身为小高考。</p><p>面对高校为了抢优秀生源,不断提前自主招生的时间,以便抢在其他大学之前圈定学生的做法,教育部在2023 年对高校自主考试的时间做了规定,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23 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自主招生高校校内考核时间不得早于1 月1 日,面试一般应安排在寒假期间进行,以免干扰和影响中学正常教学秩序。不过,统一规定时间虽减少了对中学的影响, 但对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来说又成为了新问题。因为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时间相对集中,同一学生难以参加多所大学的自主考试而影响报考,或忙于赶场,在数天内参 加多所大学的考试。</p><p>有专家指出,这种掐尖的状况,会造成高校间的恶性竞争,违背了自主招生之本意,并进一步扭曲教育的本质,陷入应试教育怪圈不能自拔。</p><p>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看到多校联考做出了尝试与探索,2023年自主选拔录取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 学、南京大学5所著名高校首次合作招生,实行五校联考,学生参加一次考试,可以选择其中两所大学,如果两所高校的要求都未达到,考生还可根据规定,用 该测试成绩向第三所学校提出申请。随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大学宣布实行三校联考。</p><p>多校联考,一方面减轻了考生因报考不同高校而四处赶考的经济、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联考高校的自主招生组织效率,同时增加了各自主招生考试的影响力。</p><p>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多校联考,只是让高校之间的掐尖儿战斗,从散兵作战,演变为集团军作战,形式变化了,但性质未改变。2023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新政,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值得期待。</p><p>高考生写给北约华约的信</p><p>我是明年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每天在繁重学习之余,还必须要关注下最新的高招录取政策。今天在报纸上看到,继清华等7所高校成立自主招生考试联盟后,北大等7所高校也成立了一个联盟,网友称其为华约和北约,真是有趣又传神。</p><p>据了解,具体操作办法将等教育部今年发布完自主招生办法后才正式公布,趁这个空当,我有些想法赶紧和你们说说,等到尘埃落定,说什么都晚了。</p><p>我比较喜欢看武侠小说,北大和清华就是我心目中的少林和武当,两大门派如今各自结盟,还势均力敌地都选了7个盟友,真有点江湖的感觉。一般江湖 结盟,都要有个盟主的,但这次的说法是:7所高校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这其实不符合江湖规矩,总要有一个带头大哥发话的,否则就乱套了。也可能如果真出了 抢生源的事情,这个大哥还是会出面的。参加一次考试,可以有7个名校作为候选,其实是个好事。北约和华约的考试我都想参加,真想赶快拿到联考招生 简章,除了高考不能放弃外,这两个考试也必须参加,时间紧迫,负担再重我也认了。虽然考试的成本降低了,但一次可以报三所高校,如果有面试,最后也能打包 在一起进行,就不用东跑西颠了。从世界历史课程我了解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时的目的就是互相抗衡,各自划定势力 范围。但愿这次的北约和华约别搞这一套,因为有消息说,还有学校酝酿成立其他联盟,这也太热闹了。</p><p>再往下引申一下,教育部的高考应该就是联合国了,目前联合国仍然是最权威的,当然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界抨击的,真要想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 关键作用,还是需要联合国出面做一些事情,这对所有的考生也是最公平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约”“华约”决战掐尖儿之约 考生需站好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