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课程首次高考12月报名 电子学籍对接
<p>下周二,2023年高考将启动报名,新课程的首批毕业生进入高考时间。明年高考,不仅应届生报名时无需自己填写基本信息,而且还有望实现全科网上阅卷。</p><p>由于明年应届毕业的高三学生都拥有电子学籍,而2023年高考报名表将实现与本市电子学籍管理系统(CMIS)的对接,应届生的基本信息将直接导入,只需用学籍号登录报名系统,核对确认基本信息后,进行报名的其他操作,而往届生则仍需自己填写基本信息。</p><p>市高招办提醒考生,认真核对填写每一项信息,确保准确无误。</p><p>由于明年高招外语口试提前到4月前进行,再加上增加高+会录取方式,此次报名,考生将比往年多填两个选项。想报考要求外语口试专业的考生,报名时需选择参加外语口试并网上缴费25元。</p><p>如果考生已决定只参与高+会录取,那么报名时就可以直接选择只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考试。选择此项的考生将不能参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试,这意味着无论他们的高考成绩如何,都将失去参与本科录取的机会。高招办将根据语、数、外三科成绩划定分数线,综合考生高考和会考成绩投档录取。</p><p>如果考生不想放弃本科录取,那么报名时就不要选择只参加语、数、外考试的选项,不仅可以参加所有四科考试,即便成绩达不到本科线,依然可以参与高+会录取。</p><p>报名时,应届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将同时提交给高校,往届生由于没有综合素质测评,无需提交,但在高考报名确认时,需提供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是否受过行政治安处罚的品行证明。</p><p>明年高考,本市有望实现全科网上阅卷。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透露,全科网上阅卷将会被提交给高招委员会,待审批通过后,正式实施。</p><p>2023年高考,本市语文、外语、文综、理综全部实现网上阅卷,只有数学是人工批阅。早在今年6月,负责数学试卷批阅的清华大学就已开始积极申请2023年网阅,并积极做好相应的硬件准备。</p><p>数学实现网上阅卷后,将采取背靠背,一题两阅,如果两位老师给出的分数误差超过限度将会进行三阅,数学网上阅卷也将减少核分的错误率,提高效率,往年仅数学阅卷的核分检查就多达三次。</p><p>相关专家表示,从技术上讲,本市完全具备全科网上阅卷的条件。网上阅卷不仅节省时间,还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阅卷的影响,最大限度地维护阅卷的公正和公平。</p><p>根据时间安排,网上报名从12月1日8时延续到7日18时。考生在完成报名后,顺利进行网上缴费,并按规定时间完成现场确认,才算顺利完成报名。为方便考生网上缴费,明年高考报名,考生可使用18家银行的29种银行卡缴费,考生在网上支付前,卡中的存款额至少要比报名考试费多出10元,这样才能确保支付成功。</p><p>高考落榜生冷落中职校</p><p>本报讯(记者易明灯通讯员安京京)中职招收高考落榜考生本是为没能考上大学的高中生多提供一条出路,但今年的招生工作却受到冷遇,29所招收落榜生的中职校只完成了两成招生计划。</p><p>今年29所中职校原计划招收2023名高考落榜高中生,但最终只招到2023人,其中应届高考生996人,高考最高分为463分。市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分析,招生情况不理想主要是由于今年高职连续扩招,抢占不少生源。此外,落榜高中生普遍还是想上大学,对中职校不太认可,问得多报得少。</p><p>相比于招生遇冷,一些热门专业还是招到了不少想学一门技术的落榜高中生。例如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供用电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等。有关负责人介绍,上中职院校不仅可以学一门技术,而且学费低、学制短,毕业后能很快解决就业问题。在目前就业压力不见缓解的形势下,落榜高中生应改变只认大学的观念,先学技术就业,再不断完善提高学历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