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故事详案《聪明的小兔》
<p align="center"></p><p>设计意图</p><p> 儿童最喜欢看动画片,看动画片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一种阅读方式,但是有许多儿童在看完之后就一了了之,不能说出故事的大致情节,更不能比较完整地讲述出故事内容。根据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来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p> <p>活动目的</p><p> 1、看动画,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聪明的小兔”。</p><p> 2、理解聪明、快乐、凶恶、急中生智、惊惶失措的含义,并要求儿童运用这些书面用语讲述故事“聪明的小兔”</p> <p>活动准备</p><p> 1、课件:动画“聪明的小兔”</p><p> 2、字卡:聪明、快乐、凶恶、急中生智、惊惶失措</p><p> 3、表演故事用品(头饰):兔、狼(实物):萝卜、小凳</p> <p>活动过程</p><p> 1、开始部分</p><p> 播放无声动画:聪明的小兔,引起儿童的注意力,并要求儿童看完整个动画后,用自己的话给动画配故事。</p><p> (教师用无声课件,课件精美,情节生动,一目了然,深深地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同时教师提出课题:给无声动画配故事,直截了当地提出本次活动的目的,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儿童活动的积极性。)</p><p> 2、基本部分</p><p> (1)仔细阅读每一个片段,帮助儿童理解故事情节</p><p> 片段1</p><p> 师问:这是谁?(聪聪)学习短语:聪明,聪明的小兔,聪聪去干什么?</p><p> 师:聪聪看起来心情怎么样?</p><p> 幼:高兴,很高兴,开心,欢喜……</p><p> (此处儿童始终没有自己说出“快乐”二字。教师应启发儿童多观察课件:小兔脸上表情笑眯眯的。课件上边还有一串音符,小兔正在唱歌。提问:什么样的心情时你又会笑又会唱歌?从而引导出“快乐”的词汇,这样处理更能体现儿童的自主性。)</p><p> 片段2</p><p> 师:突然,谁来了?</p><p> 幼:狼</p><p> 师:狼看起来样子怎么样?</p><p> 幼:凶,凶狠,凶猛,凶恶……</p><p> 师:小朋友学一学凶恶的样子是怎样的?请全体儿童一起来学习模仿狼凶恶的样子。</p><p> (此环节处理很好,儿童不光学会了这一词汇,而且通过模仿动作,还理解了词汇,使整堂课静中有动,不会枯燥死板)</p><p> 片段3-4</p><p> 师:小兔子是怎么对付狼的呢?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么样做?</p><p> 幼甲:拿棍子打它。</p><p> 幼乙:拿砖头打它。</p><p> 幼丙:用嘴咬它。</p><p> (儿童想出了很多办法,教师都给予了表扬和肯定。)</p><p> 师:如果狼认为只有小兔子一个人,它还是不怕它,还是不走,怎么办?</p><p> (此处的提问很好,使儿童的思考难度进一步加深,调动儿童去思考更好的办法为对付狼。)</p><p> 幼:叫人来帮忙</p><p> 师:那你会叫谁来帮忙?</p><p> 幼甲:爸爸妈妈</p><p> 幼乙:好朋友</p><p> (此处还可扩展儿童的想象力,有困难找警察,小兔可以给森林警察打电话,请警察叔叔为帮忙等。)</p><p> 片段5-6</p><p> 儿童学习小兔是怎样对付狼的,并模仿小兔的语言,学习理解词:急中生智,惊惶失措</p><p> (2)儿童再次边看动画边讲述故事。要求儿童能够比较详细地讲述故事中的细节。</p><p> (从开始的用自己的话简短讲述到比较详细地讲述,提高了要求和难度,促使儿童用更丰富的语言去讲述故事,从而使语言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升。)</p><p> (3)出示字卡复习词汇:聪明、快乐、凶恶、急中生智、惊惶失措,并要求儿童用这几个词汇去讲述故事。</p><p> (聪明、快乐、凶恶、急中生智、惊惶失措这五个词汇是整个动画,整个故事的关键词,教师将它们专门提炼出来并要求儿童用它们去讲故事,大大地加大了讲述故事的难度,这样使儿童不光理解了词汇,还能把学到的运用进去,促使儿童的语言发展更进一步地不断提高。)</p><p> 3、结束部分</p><p> 儿童表演故事,儿童自愿表演故事中的角色,边表演边复习讲述故事。</p><p> (儿童对表演故事这种形式兴趣非常浓厚,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儿童对整个故事已经是熟之又熟,对表演是轻而易举的,而且又是头饰,又有场景,儿童非常喜欢。但表演故事不是主要目的,可只进行一遍就行了,尽管儿童兴趣很浓,教师可引导儿童:小朋友们都想来表演,下节课我们再来表演好吗?这样即不打击儿童的兴趣,又能自然地结束这次活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