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课教案《我会看时钟》
<p align="center"></p><p>【教学目标】</p> <p>1.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知道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p> <p>2.学会看整点和半点。</p> <p>3.增强时间观念,体验游戏的快乐。</p> <p>【教学准备】</p> <p>经验准备:对认识时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p> <p>物质准备:课件,大钟、幼儿每人一个小时钟,实物投影仪,幼儿分组操作材料,大灰狼头饰等。</p> <p>【教学过程】</p> <p>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p> <p>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p> <p>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p> <p>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p> <p>3.播放课件,认识时钟</p> <p>引导语:如果我们要把圆变成时钟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数字?数字排列有规律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p> <p>小结:钟面上有1-12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格或者一个数字,这就是一小时。</p> <p>二、操作学习,认识整点与半点</p> <p>1.观察课件,认识整点</p> <p>小结:原来分针指在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p> <p>2.分组操作,巩固整点</p> <p>a看时拨钟b看时间对应画时钟</p> <p>c对应时间插卡d时间时钟对对碰</p> <p>3.观察课件,认识半点</p> <p>小结:当分针都指向6的时候,时针指向两个相邻的数字中间,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点半。</p> <p>4.观看课件“我的幼儿园半日生活”</p> <p>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p> <p>三、游戏体验,复习巩固</p> <p>游戏名称:老狼老狼几点钟</p> <p>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出示时钟时,请小羊说出时间。老狼说几点时,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请老狼看时间。如果拨错时间,可能会被老狼吃掉。</p> <p>创作感悟:</p> <p>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从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知道时间的珍贵,懂得爱惜时间,特别是对于马上就要跨入小学大门的大班幼儿,开展此类活动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本次活动中,教师注意结合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增进幼儿对时钟的进一步了解,取得较好的效果。</p> <p>1.活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p> <p>《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阐明科学教学应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幼儿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作为认识时钟的载体,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对学习、生活的很大帮助,真实体会到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从而激起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主动去探究新知。</p> <p>2.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p> <p>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共同合作完成,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操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幼儿操作结束后,教师通过提问与幼儿互动,给幼儿有一个交流表达机会,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自主自觉掌握时间的概念,教师是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不仅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而且在幼儿原由的知识层面上作了提升,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观。</p> <p>3.体现良好的师幼互动</p> <p>不难看出,教师在活动中运用幽默、简洁的语言,留足时间反问,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分组练习则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师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给枯燥的数学活动带来了欢乐,让幼儿在玩中学的同时也巩固了幼儿对整点、半点的认识,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