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7:21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龟兔赛跑》

<p align="center"></p><p>活动目标:</p> <p>1.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热爱之情。</p> <p>2.通过学唱歌曲知道过门和念白的含义,培养幼儿音准及配合能力。</p> <p>3.学习用动作和语言来表现歌曲,会唱京歌:龟兔赛跑。</p> <p>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p> <p>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p> <p>活动准备:</p> <p>物质准备:头饰、课件、图片。</p> <p>知识准备:</p> <p>1.幼儿已有对故事和京剧简单了解的经验。</p> <p>2.会朗诵儿歌:龟兔赛跑。</p> <p>活动过程:</p> <p>(一)导入:(2分钟)</p> <p>1.同幼儿一起去听戏。听京剧《春节晚会的京剧》的片段,自由做有趣的京剧动作。</p> <p>2.提问:刚才听的是哪种戏曲?声音是怎样的?</p> <p>幼儿:京剧,拖长音。</p> <p>师小结: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不仅中国人喜欢,很多外国人也喜欢京剧呢?</p> <p>(二)展开:(27分钟)</p> <p>1.今天有两个小动物也听京剧了,它们怎样来的?</p> <p>一起朗诵儿歌:龟兔赛跑。</p> <p>师问:这首儿歌还能用京剧的形式演唱出来呢,小朋友想听吗?</p> <p>幼儿:想。</p> <p>2.师范唱戏曲:龟兔赛跑。</p> <p>师问:这段声音有什么特点?和以前听过的有什么不一样?</p> <p>幼儿:拖长音</p> <p>教师小结:用京剧的形式来演唱的儿歌叫京歌。</p> <p>3.运用图片学习歌词。重点突破过门和念白</p> <p>形式问答式,师问:你喜欢歌曲里的那一句?(幼儿指着图片说)</p> <p>幼儿没回答一句教师就范唱该句,并让幼儿跟唱。</p> <p>小结:在每句歌词前都唱的那句“龙哩格隆咚龙格哩格隆,龙哩格隆咚龙格哩格隆”。只说不唱的叫念白。</p> <p>4..与幼儿一同用体态表示京胡并学唱过门。</p> <p>5.学说念白。 启发幼儿体会兔子的心情,教育幼儿不要骄傲。</p> <p>小结:这段曲子分三部分:唱、过门、念白。</p> <p>6.老师唱,幼儿配合拉二胡唱过门和说念白部分。</p> <p>要求:字正腔圆,说清楚,声音要放开。</p> <p>7.分组对唱游戏。一组唱歌词,一组过门,念白部分一起说。</p> <p>8..完整表演一遍。</p> <p>9.游戏:龟兔赛跑:分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评价同伴的表演配合情况。</p> <p>(三)结束:(1分钟)</p> <p>总结幼儿学习情况,鼓励幼儿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p> <p>活动反思:</p> <p>新的课程改革突出了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主动探索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理念。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陈旧思想,而是以游戏为主线,激发幼儿内在的潜能,从而达到主动索求的境界。同时结合艺术教研组《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表现力的策略研究》,如何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幼儿对国粹艺术的喜爱,在活动中表现自我,是我设计的所在。这首歌采用的是京剧西皮的曲调,歌词内容是《龟兔赛跑》的内容,在活动前教师已组织过幼儿表演《龟兔赛跑》和熟悉儿歌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歌唱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国粹京剧的特点,获得成功的满足。</p> <p>是利用图片让幼儿理解歌词的过程中,通过图片的摆放使幼儿一目了然的看到,从而了解什么是过门、歌词和念白,即简练又易懂。</p> <p>活动不足:</p> <p>临时把录制的伴奏加快节奏,没能及时调整好速度,使得整节课都有些拖,没跟上节奏;课前丰富歌词不熟练,幼儿记歌词不熟。对于京剧有些专业知识欠缺,比如课堂上说道“小小京剧艺术家”应该“小小京剧表演艺术家更合适”。各环节安排不太合理,没有做到环环递进。</p> <p>针对本人本次活动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p> <p>1. 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身音乐素养;</p> <p>2. 扩大自身对京剧这一艺术门类的了解;</p> <p>在课的环节设计上以孩子为主题,多备孩子,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各环节。</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龟兔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