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7:16

中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昆虫音乐会》

<p align="center"></p><p>活动意图:</p> <p>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音乐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功效。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好的发展了幼儿的音乐能力。</p> <p>活动目标:</p> <p>1、用乐器进行合奏表演,体验乐趣。</p> <p>2、引发对昆虫鸣叫声的兴趣。</p> <p>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p> <p>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p> <p>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p> <p>活动准备:</p> <p>1、蜜蜂、知了、螳螂等昆虫图片;音乐cd。</p> <p>2、部分节奏卡片,木鱼、碰铃、串铃等乐器。</p> <p>活动过程:</p> <p>(一)猜猜谁会来。</p> <p>1、森林里要开昆虫音乐。谁来了?</p> <p>2、逐一出示昆虫图片,如蜜蜂、螳螂、知了,分别学一学它们的叫声?</p> <p>(二)昆虫唱歌。</p> <p>1、你们想先看谁的表演?</p> <p>2、蜜蜂是怎么唱歌的?教师范唱第一段,出示最后两小节的节奏卡片: x x x x / x - - - / 引导幼儿拍打节奏。</p> <p>3、出示螳螂,有几只?它是怎么来的?歌声是怎样的?学一学螳螂表演 xx x xx x / x - - - /。</p> <p>4、 出示知了,有几只?它在什么地方?声音是怎么样的?学一学 x. x x. x / xx - - - /</p> <p>5、跟老师边唱边拍节奏。</p> <p>(三)昆虫音乐会。</p> <p>1、分三组,分别扮演蜜蜂、螳螂、知了,看节奏卡片拍打节奏(蜜蜂—木鱼;螳螂—碰铃;知了—串铃)。</p> <p>2、教师弹奏歌曲,幼儿齐声合唱,每段最后两小节根据歌词分角色演奏相应乐器。</p> <p>3、好朋友在一起表演,昆虫音乐会肯定会更精彩。</p> <p>4、用两种乐器合奏。</p> <p>5、尝试多声部合奏。</p> <p>(四)好听的音乐会</p> <p>跟着音乐cd,配上乐器将歌曲完整表演。</p> <p>活动反思:</p> <p>虽然有三个声部,但每一个声部都是固定的节奏,只是在最后两小节有些变化,这样的合奏并不难。教师可以用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控制好自己声部的节奏。 从单声部敲奏过渡到多声部合奏会给幼儿的听觉器官带来一种新的刺激。学习合奏,也是学习合作的开始,不仅动作要协调,还需学会倾听,以便能和谐地演奏。 在“昆虫音乐会”的情景中可鼓励幼儿表演其他昆虫的鸣叫声,进一步激发喜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昆虫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