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7:05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着火了我不慌》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 了解有关火的基本知识,懂得不随便玩火,知道火警电话及简单的防火知识。</p> <p>2、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p> <p>3、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p> <p>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p> <p>5、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活动准备:</p> <p>收集有关火灾和灭火的录象碟及磁带。</p> <p>活动过程:</p> <p>1、 教师组织幼儿以火为主题展开讨论,说一说火对人类有利的方面(烤火取暖、烧水、做等)。</p> <p>2、 幼儿观看有关火灾的录象,讨论火灾对人的危害:"火灾会烧毁我们的房屋、财产,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和生命。</p> <p>3、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p> <p>(1)火情发生时,先用水(沙子、棉被等)隔绝空气灭火。</p> <p>(2)火势渐起时,到邻居家求救或打火警电话119。</p> <p>(3)火情严重,火势猛烈时,用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冲出烟火区。</p> <p>4、 放有关灭火的录象,让幼儿了解消防员是如何救火的,培养幼儿热爱和尊敬消防员的情感。</p> <p>5、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防火,加强幼儿的安全防火意识。</p> <p>(1)启发幼儿讨论形成火灾的原因。</p> <p>(2)启发幼儿讨论如何防火</p> <p>活动背景:</p> <p>"消防日"在以往是我们小班孩子从不涉及的活动,因为老师的忽视、成人认识上的偏差,认为3岁的孩子是倍受保护的,只要大人在,他们是决不会受到"火"的威胁。再者孩子那么小会懂什么!认识上的种种误区让我们小班孩子远离"消防"。 但"二期理念"却重新给我们"洗礼",让我们重新认识孩子,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 "消防"活动也正因为这样的理念引领,被推进了我们的日常教学进程中,下面就是我们绿星星班的有关活动记录:</p> <p>案例一:消防活动全园性</p> <p>--周一国旗下讲话"你们知道'119'是什么日子吗?"马老师问了三四个孩子都回答不上。</p> <p>"着火了该怎么办呢?"马老师的提问又在一些孩子的抓耳挠腮中沉落。</p> <p>由园长与个别孩子的互动中折射出孩子对"火";对"消防"意识的匮乏。</p> <p>活动反思:</p> <p>1、对学前儿童的"消防"教育刻不容缓。</p> <p>2、在国旗下讲话中我们小班宝宝初步对"119"有了感知,知道"火"是危险的,但也是有办法解决的。</p> <p>案例二:消防意识日常化:</p> <p>散步中--"墙上有什么呀?"乘着带孩子们散步的机会我指着墙上的"灭火栓"问道。</p> <p>"两只小狗。"起起不假思索的回答。</p> <p>"它的脚怎么这么长呀!""哈哈哈……""好大的脚呀!"我的有意引导却将宝宝的注意力引到了装"灭火栓"的橱窗周围的装饰画上,可见对于"灭火栓"孩子因为陌生而遗忘,无人正视。</p> <p>"这里面有两个红红的罐子,你们知道它们要来干什么的吗?"我又具体的问。</p> <p>一片哑然。</p> <p>"那是灭火器。"我自问自答到。</p> <p>然后又追问:"灭火器要来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迎来的仍是孩子们的茫然眼神。</p> <p>"当有东西着火了,我们就可以拿灭火器来把火灭掉。"继续自问自答。</p> <p>忽然运杰串出了一句话"发烧了,也可以用它来喷一喷。"运杰的话并未引起其他宝宝的疑异,似乎是一种沉默的认可。</p> <p>"发烧了,怎么可以用灭火器喷呢?"我的话刚说完,运杰又插了话"可以的,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发烧了头会很烫的,喷一喷就不烫了。"佳音竟然还会为运杰解释。</p> <p>活动反思:</p> <p>经常出入于楼层的走廊,却从未引导过孩子去关注"灭火栓",在宝宝们的眼中那只是一个摆设,或者连摆设都不是,只是墙的一部分。</p> <p>运杰、佳音的话让我们体验到孩子的想法是"独特"的,他们已经有了"迁移"的能力,并以自己的认知角度去理解周围。</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着火了我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