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猪和靴子》
<p align="center"></p><p>活动目标:</p> <p>1.欣赏故事,感受小猪憨厚、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p> <p>2.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p> <p>3.愿意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激发创造性思维。</p> <p>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p> <p>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p> <p>活动重点:</p> <p>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过程的设计上努力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把“乐意参与讲述活动,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以及在平时有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p> <p>活动准备:</p> <p>1.多媒体课件。</p> <p>2.表演道具(背景图一幅,小猪、狐狸、八哥鸟、小熊头饰,红靴子一只、花一束)</p> <p>活动过程:</p> <p>一、自由讲述,引出课题</p> <p>出示课件第一幅画面,让幼儿观察图片上是什么地方?是谁?</p> <p>提问:小猪发现的这个口小底大的红红的东西,摸上去很光滑,象什么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p> <p>(让幼儿同伴之间自由讲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故事发展情节。)</p> <p>二、视听结合,想象讲述</p> <p>1.课件逐一展示,让幼儿利用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一想并说一说。</p> <p>提问:你觉得小猪会碰见谁,小动物又会对小猪说什么?小猪把这个红红的东西当作了什么?</p> <p>2.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为故事取名字。</p> <p>提问:和小伙伴讨论一下,为故事取一个名字。</p> <p>(在幼儿边观察边讲述的过程中欣赏故事的发展和结束,重点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最后,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为故事取名字,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完整性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p> <p>三、迁移主题,渗透教育</p> <p>提问: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p> <p>(分析了故事中小猪的性格特点,让幼儿感受到了小猪憨厚、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p> <p>提问:请你说说在平时拾到东西后是怎么做的?是怎么乐于助人的?</p> <p>(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讨论,渗透到平时的生活中,从而鼓励幼儿争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p> <p>四、故事表演,积累经验</p> <p>请幼儿自由组合分配角色进行表演。</p> <p>(让幼儿进入情境表演区,戴上头饰,分角色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故事内容。)</p> <p>活动延伸:</p> <p>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用橡皮泥做一做靴子,感受作品中想象物品的形状特征。</p> <p>活动反思:</p> <p>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打破以往上语言课的常规模式,设计成讲述在前,</p> <p>故事在后的形式,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角,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大胆讲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画面提供的线索,让幼儿尽情想象,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p> <p>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贯彻《纲要》精神,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中,始终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他们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让他们在自主、创新的活动中发展了语言能力,达到活动的目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