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37

中班语言绘本详案《谁在厕所里》教案及教学反思

<p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x;">活动意图:</span></p> <p>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的个人卫生意识非常差。“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卫生常识。所谓卫生,是讲究清洁、预防疾病等。开展此次活动《谁在厕所里》。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p> <p>活动目标:</p> <p>1. 理解绘本《谁在厕所里》的主要内容。</p> <p>2. 尝试用语言和动作等方式表达小动物在厕所里的有趣表现。</p> <p>3. 懂得从小要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道理。</p> <p>4.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p> <p>5.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p> <p>活动准备:</p> <p>1. 白板课件、背景音乐。</p> <p>2. 操作图人手一份,问号贴纸人手一张。游泳圈一个。</p> <p>活动过程:</p> <p>(一)情景导入。</p> <p>1.播放进场音乐,去动物园玩。</p> <p>2.观察图片</p> <p>(二)集体阅读,初步了解绘本内容。</p> <p>1.观察图片(二)。</p> <p>仔细看看,发生什么事情?</p> <p>谁在厕所里呢?它在厕所里干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p> <p>2.集体阅读图片(三)或(四)。</p> <p>幼儿随意猜测。</p> <p>教师示范猜测。</p> <p>小结语:到底谁在厕所里?它在厕所里干什么?!.屈老师.教案网!请到后面的书袋里找找你觉得最有可能的答案。</p> <p>(三)共阅绘本,猜测联想。</p> <p>1.幼儿自主了解内容,教师巡回指导。</p> <p>2.幼儿讲述图片内容。</p> <p>(四)完整欣赏,巩固提高。</p> <p>1.投票。</p> <p>2.揭示答案。</p> <p>3.完整阅读绘本。</p> <p>(五)结束活动,养成教育。</p> <p>活动延伸:</p> <p>将图书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合作阅读。</p> <p>活动反思:</p> <p>绘本教学,一种全新的课型,它给孩子们的不是压力,只有兴趣,孩子们愿意去思考下一步的故事情节,推测主人公的命运,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了探索,激发起他们阅读欲望。开阔了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间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活动中也让幼儿懂得从小要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道理。</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td width="277"> </td> <td> </td></tr>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语言绘本详案《谁在厕所里》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