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31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设计背景</p> <p>通过一首《春晓》的歌曲,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让每个孩子感受音乐的快乐,在教学中,注重幼儿间的同伴学习,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p> <p>活动目标</p> <p>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p> <p>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p> <p>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p> <p>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p> <p>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p> <p>教学重点、难点</p> <p>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p> <p>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p> <p>活动准备</p> <p>1. 音乐 2、彩色纱巾 3、游戏 4、.唱名泡泡</p> <p>活动过程</p> <p>一、歌曲记忆</p> <p>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p> <p>(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p> <p>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p> <p>(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p> <p>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p> <p>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p> <p>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p> <p>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p> <p>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p> <p>2、幼儿模仿。</p> <p>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p> <p>(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p> <p>三、模唱唱名</p> <p>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p> <p>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p> <p>3、肢体感应唱名</p> <p>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p> <p>教师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来,一起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p> <p>(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p> <p>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p> <p>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p> <p>活动反思:</p> <p>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p> <p>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