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21

中班音乐教案《划船》及教学反思

<p align="center"></p><p>活动目标:</p> <p>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风格。</p> <p>2、能听出大巨人走路的音乐,并能找准重拍。</p> <p>3、体验帮助小矮人战胜困难后的喜悦。</p> <p>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p> <p>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p> <p>活动准备:</p> <p>1、音乐《划船》。</p> <p>2、课件。</p> <p>活动过程:</p> <p>1、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活泼的旋律。</p> <p>——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首曲子,请你听一听,听完后,告诉我你觉得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p> <p>——这首曲子里面有大巨人和小矮人,请你再仔细听一听他们在干什么?</p> <p>——大巨人在干什么?</p> <p>2、幼儿倾听故事,理解音乐。</p> <p>—— 这首曲子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在森林里面住着一群非常勤劳的小矮人,他们每天都要到大何的那一边去工作。[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太阳下山了,小矮人坐上四艘小船回家了。可是大河上面坐着一个老巫婆,这个老巫婆可坏了,每次看到小矮人,要不就把他变成一块石头,要不就把他变成一块木头,小矮人非常得害怕,可是不要紧,小矮人有一个朋友,是谁?这个大巨人非常的能干,每一次都会帮助小矮人用劲地划船,把小船划得像箭一样快,老巫婆追不上小船。最后大巨人和笑矮人战胜了老巫婆。</p> <p>——这个故事好不好听?</p> <p>——这首曲子还有一个好看的动画片,请你听完以后告诉我小矮人在干什么?</p> <p>(评析:以情节性较强的故事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动画片的直观性使幼儿更加能够感受音乐较强的结构。)</p> <p>3、幼儿观看课件,用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动作区分音乐形象。</p> <p>——小矮人在干什么?</p> <p>——他是怎么划船的?</p> <p>幼儿做动作。教师哼节奏一起划。</p> <p>——除了单浆划还可以怎么划?</p> <p>幼儿做动作,教师哼唱节奏。</p> <p>——呀,好热呀,划得汗都出来了,你们热吗?</p> <p>幼儿做擦汗动作,教师哼唱节奏。</p> <p>——小矮人还有一个朋友是谁啊?</p> <p>——大巨人长得什么样子?</p> <p>——大巨人这么大、这么高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p> <p>——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大巨人走路的样子?</p> <p>——让我们站起来摆个大巨人的造型。等陈老师数完四下,我们一下一下地走起来。</p> <p>幼儿走路,教师念节奏。</p> <p>请个别走得好的幼儿示范。</p> <p>4、幼儿倾听音乐,找出大巨人走路的音乐。</p> <p>——除了用脚,还可以用什么发出大巨人走路的声音?那让我们听着音乐拍出</p> <p>大巨人走出来时的脚步声。</p> <p>幼儿听音乐。</p> <p>(评析:在学大巨人走路时,先请幼儿,站起来学习,再用手学大巨人走路。将难度逐步提高,使幼儿掌握得更好。并将根据游戏的需要,将脚上动作自然地转换到手上。避免幼儿一上一下分散注意力。)</p> <p>5、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p> <p>——陈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大巨人和小矮人一起用劲地划船。请你把小脚伸直坐上我们的小船。</p> <p>——幼儿分角色进行划船游戏。</p> <p>——陈老师这里有四艘小船,每一艘上坐四个人。每条小船请一个小船长。</p> <p>——我是巨人妈妈,谁来做我的巨人宝宝?</p> <p>——再请一个小船长。</p> <p>——幼儿独立进行游戏。</p> <p>教师扮演巫婆,幼儿游戏。</p> <p>(评析:教师从船长、大巨人到巫婆的不同的角色扮演,一步步的退位,让幼儿慢慢脱离教师的示范。逐渐进行独立游戏。)</p> <p>活动反思:</p> <p>本次活动孩子们虽然较感兴趣,但是他们都一直在跟我做动作,创造表现的机会不多,在学大巨人人走路时没有掌握如何走出沉重的脚步声,而且不能跟着节奏走路。于是我分析了一下我的目标过于笼统,而且重点不明确。所以效果一般。</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td width="277"> </td> <td> </td></tr>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音乐教案《划船》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