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18

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牙齿》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设计意图:</p> <p>认识牙齿是大班普通的科学内容,由于活动内容较为枯燥,于是我在教学形式上下了点工夫。一是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利用可利用的生活资源让幼儿亲身感受;二是利用实验材料、模型、影碟等多种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感知和了解牙齿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p> <p>活动目标:</p> <p>1、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了解牙齿的基本功能。</p> <p>2、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p> <p>3、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p> <p>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p> <p>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p> <p>教学准备:</p> <p>1、牙齿的模型教具;</p> <p>2、饼干、甘蔗、花生每组一盘;</p> <p>3、牙刷、小镜子人手一个;</p> <p>4、介绍牙齿功能、龋齿形成、刷牙方法的影碟片;</p> <p>5、活动前两天找几个蛋壳,洗净后把每个蛋壳的一半浸醋里;</p> <p>活动流程:</p> <p>活动引入————品尝食物————认识牙齿的功能————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牙齿</p> <p>活动过程:</p> <p>一、开始部分:</p> <p>师出示饼干,提问:怎样才能把饼干送进肚子里?</p> <p>二、基本部分:</p> <p>(一)使用牙齿,认识牙齿的功能:</p> <p>1、分组品尝食物,初步感知各部位牙齿的功能;</p> <p>2、欣赏影碟片,了解牙齿的排列;</p> <p>3、小游戏:模仿牙齿的动作,加深对各部位牙齿功能的认识;</p> <p>(二)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p> <p>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吃过饼干和花生,请小朋友互相看看牙缝里</p> <p>多了什么?”(残渣、碎屑)“如果不弄掉会使牙齿变得怎样?”</p> <p>2、欣赏影碟片,了解龋齿形成过程及保护牙齿的方法;</p> <p>3、出示小实验,请幼儿观察,捞出浸在醋里的蛋壳,请幼儿看看、捏</p> <p>捏、说说蛋壳有什么变化?并比较浸在醋里的蛋壳与没浸过醋的蛋</p> <p>壳有什么不同?(浸过醋的蛋壳变黑、变软了)并讨论:蛋壳为什</p> <p>么会变黑、变软了?</p> <p>4、教师小结:醋是酸的,酸性会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就会变黑、</p> <p>变软了。牙缝里如果有食物残渣,嘴里唾液中有一种酶会使食物残渣变酸,这些酸会像腐蚀蛋壳一样,使我们牙齿被腐蚀掉,牙齿就会变黑,变成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p> <p>5、找龋齿:请幼儿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长龋齿?有几颗?</p> <p>6、教师小结:怎样保护牙齿。</p> <p>(三)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p> <p>1、欣赏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的影碟片;</p> <p>2、配合牙齿模型,教师再次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p> <p>3、人手一跟牙刷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p> <p>三、结束部份:</p> <p>歌表演:刷牙歌</p> <p>活动延伸:</p> <p>1、与家长配合,请他们提醒幼儿坚持每天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p> <p>2、引导幼儿开展“比比谁的牙齿好”活动;</p> <p>活动反思:</p> <p>从教学程序上说,教学导入简洁直奔主题,既节约了时间又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将有机会了解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这个观点,以利于幼儿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p> <p>牙齿的分类与功能及保护牙齿的内容是幼儿将要深入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安排的两段录相为幼儿对牙齿提供了不同的认识方式,有助于在幼儿脑中构建起更鲜明的口腔内消化工具的概念,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对牙齿的认识进行补充完善。</p> <p>从教学手段上说,让幼儿进行了体验探究、观看录相、交流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与形式显得丰富多彩。</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