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18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

<p align="center">活动目标:</p> <p>1、理解白天黑夜的异同的原因及转换关系。</p> <p>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p> <p>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p> <p>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p> <p>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p> <p>活动准备:</p> <p>地球仪,阳光(手电筒一防止那天没有出太阳)。红色五角星。</p> <p>用白色卡纸和黑色卡纸制成“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p> <p>夜晚图片。</p> <p>活动过程:</p> <p>一、由图片引出话题。</p> <p>师:你们看;老师手里有什么呢?画的是什么时候呢?都画了些什么东西呢?你们觉得好看吗?</p> <p>二、讨论黑夜的秘密。</p> <p>1、引出话题。</p> <p>师:你们觉得黑夜漂不漂亮?可是他是怎么形成的呢?那是因为地球自转才形成了黑夜,(教师要讲解一下什么叫地球的自转)我们来一起看看是不是因为地球的自传才形成了黑夜和白天。</p> <p>2、教师做实验,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其中的现象。实验介绍:教师将打亮的电筒固定在离地球仪有一定的距离的一侧。在地球仪中国地域上贴上一个红星代表中国。</p> <p>师:地球仪表示我们生活的地球。老师用手去转动地球仪表示地球自转,手电筒则表示太阳光。老师转动地球仪,你们看会有什么样的现象?</p> <p>3、教师操作活动。引导幼儿讲出所看到的现象。</p> <p>师:当红星对着光时我们这里是白天还是黑夜呢?那当红星背离阳光时,我们这里是白天还是黑夜呢?</p> <p>4、与幼儿一起讨论白天黑夜的转换关系。</p> <p>师:地球在自转,在自传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就能照到光,有些地方就没有了,当阳光照着一个地方时那它就是白天,远离时他就是黑夜。所以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p> <p>三、出示“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卡片。</p> <p>教师左右手分别模拟“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说:小朋友们好!我是白天先生,我是黑夜小姐,(两者间相互提问)如:白天先生,你们那是什么样的啊?大人和小孩是怎么生活得啊?(相互问一下各自特有的东西)</p> <p>四、结束活动。</p> <p>活动延伸:美工——漂亮的夜晚</p> <p>活动反思</p> <p>《白天与黑夜》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白天和黑夜的形成,并能够判断出黎明和黄昏的过渡。这个模拟实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平时上常态课,比较容易操作。</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白天和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