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17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宝宝》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设计思路:</p> <p>最近我们班的幼儿对图形非常感兴趣,我们一起玩的玩具中有许多图形玩具,孩子常会问我,老师这个是什么图形,老师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啊?在我的耐心讲解下孩子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圆形和方形,也感知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这节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这三个图形的认识,并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p> <p>活动目标:</p> <p>1、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进行简单分类。</p> <p>2、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p> <p>3、体验游戏的快乐,喜欢几何图形。</p> <p>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p> <p>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 <p>活动准备:</p> <p>神奇的口袋一个,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p> <p>活动过程:</p> <p>一、情景导入</p> <p>1、教师:宝贝们,老师昨天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神奇的王国,那里可好玩了,国王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想)</p> <p>出示神奇的口袋</p> <p>2、幼儿摸口袋找礼物,复习三角形、圆形、方形,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p> <p>儿歌:神奇的口袋东西多,XX小朋友来摸一摸。</p> <p>二、游戏部分</p> <p>1、找图形宝宝</p> <p>教师:神奇王国的国王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非常高兴,他又给我们送来许多小礼物,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p> <p>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卡片若干</p> <p>教师:好!小朋友们悄悄的走到图形宝宝身边,拿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宝宝挂到自己的小脖子上。(手势示意孩子上前)一定要轻轻的。</p> <p>检查并帮助个别幼儿</p> <p>2、图形宝宝做游戏</p> <p>教师:图形宝宝们睡醒了,要做游戏了。</p> <p>教师:我请圆形宝宝和我一起拍拍手。</p> <p>教师:我请三角形宝宝和我一起跺跺脚。</p> <p>教师:我请正方形宝宝和我一起跳一跳。</p> <p>3、图形宝宝找朋友</p> <p>教师:宝贝们真棒,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p> <p>教师:当音乐响起来时,图形宝宝们就去找一个和自己名字一样的图形宝宝拉起小手成为好朋友。</p> <p>一段音乐后</p> <p>教师:让我们看一看图形宝宝们都找到好朋友没?</p> <p>帮助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幼儿</p> <p>4、送图形宝宝回家</p> <p>出示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三个小屋</p> <p>教师:这里是图形宝宝们的家。图形妈妈们已经在门口等着图形宝宝了,图形妈妈长的和图形宝宝是一样的,你们能把图形宝宝送到家里去吗?</p> <p>三、结束</p> <p>教师: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你们开不开心?</p> <p>教师: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神奇王国的国王要请宝贝们去做客,那里有好多其他的图形宝宝,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p> <p>沿着图形小路边说出图形边走出教室。</p> <p>活动反思:</p> <p>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最后以游戏“认一认”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接着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一次提高幼儿兴趣,以游戏“图形宝宝找家”贯穿结尾巩固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图形宝宝进行正确分类。</p> <p>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游戏“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