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13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项链》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物体排列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p> <p>2.初步学习按照物体特定规律排序,如:ABC、AABBCC等重复排列,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p> <p>3.尝试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物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p> <p>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 <p>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p> <p>活动准备:</p> <p>排序课件;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串珠;纸帽、纸腰带、回形针、贴贴纸。</p> <p>活动过程:</p> <p>一、第一次操作,多角度欣赏项链的美丽,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p> <p>1.引导语:今天是小熊维尼的生日,老师准备了许多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珠子,请小朋友串一条很美很美的项链送给小熊,好吗?</p> <p>2.幼儿操作---串项链。</p> <p>3.集中交流分享幼儿第一次的作品,引导幼儿多角度感受项链的美丽。</p> <p>小结:小朋友串的这些项链都很美,有些项链只用一种颜色,一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简洁大方,这是一种简洁美;有些项链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很艳丽,这是鲜艳美;还有些项链用两种珠子间隔重复排列的,看起来很整齐,这是规律美。</p> <p>二、演示课件,分析物体的排列规律。如:ABC 、AABBCC等。</p> <p>引导语:老师也用这些美丽的珠子串成了三条项链,这三条项链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规律的排列。</p> <p>1.分析第一条项链的排序。</p> <p>提问:这条项链用了几种珠子?是怎么排列的?</p> <p>小结:项链用了3种珠子,是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重复排列;如果老师把圆形用英文字母A表示,正方形用字母B表示,三角形用字母C表示,那么我们可以记录为项链是按ABC重复排列的。</p> <p>2.分析第二条项链的排序。</p> <p>提问:这条项链有几种颜色?(红、黄、蓝),是怎么排列的?谁来说一说?</p> <p>小结:项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是按两个红两个黄两个蓝重复排列的,可以记录为是按AABBCC重复排列的。</p> <p>3.观察第三条项链的排序,尝试接着往下排。</p> <p>这是一条还没有串完的项链,它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谁能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它的排列规律?如果让你接下去排列,应该怎么排列? (请一个幼儿上台操作)</p> <p>**小朋友排对了吗?</p> <p>4.总结。</p> <p>这些项链都是按两种以上珠子间隔重复排列的,有的是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数量进行排列,这些都是有规律的排列。</p> <p>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串项链。</p> <p>第一组:提供一种形状多种颜色珠子。</p> <p>第二组:提供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p> <p>交流分享:你的项链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p> <p>总结:相同的材料,可以排出不一样的有规律的序列。</p> <p>活动延伸:</p> <p>在数学区准备了帽子和贴贴纸,请小朋友用在帽子上装饰有规律的图案。</p> <p>活动反思:</p> <p>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三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串项链;第二环节,分析有规律排列的项链;第三环节,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再次串项链。我认为取得成功之处有:</p> <p>1 . 活动设计有创新。</p> <p>本次活动主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指导,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让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次活动设计上进行一次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以老师说教、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活动中,用简单相同的材料,分前后两次不同目的的操作来完成,第一次操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串项链,这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气氛轻松,幼儿有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幼儿的作品看,串的项链多种多样:有些是用一种颜色,一种形状的珠子串成的,看起来很简洁;有些项链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很艳丽;还有些项链用两种珠子间隔重复整齐排列的。然后,老师根据幼儿的作品来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项链的美丽,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为下一阶段学习了有规律排序打下伏笔。</p> <p>2.活动由易到难,逐渐深入。</p> <p>第二次串项链,操作目的是幼儿学习了有规律排序后,引导幼儿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设计项链的序列。从幼儿的第二次串的项链来看,每个幼儿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都获得了发展。比如:第一次操作,懂得用有规律排序的孩子不多,就5、6个人,排的序列也是比较简单,都是以AABB 、ABAB的形式排列,在学习了有规律的排序后,幼儿的作品非常丰富,排的序列也是比较复杂,懂得用三个不同的物品间隔重复排列。相同的材料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能力有很大进步,他们的体验更深入、规范、条理化,更容易让幼儿理解有规律的排列。</p> <p>3.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来提供材料。</p> <p>为了照顾到幼儿能力的个别差异,我提供的材料有难易之分,比如:提供一种形状多种颜色珠子,供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操作,还有提供两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三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供能力中等和能力强的孩子操作。</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