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减法》
<p align="center"></p><p>活动设计背景</p> <p>5以内的加减法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的基础,计算除去个别学生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个内容上面来。</p> <p>活动目标</p> <p>1. 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p> <p>2. 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p> <p>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p> <p>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 <p>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p> <p>教学重点、难点</p> <p>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p> <p>活动过程</p> <p>1、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p> <p>2、复习5的组成</p> <p>3、出示直观教具</p> <p>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p> <p>5、玩“谁最快”游戏</p> <p>6、书写算式</p> <p>7、教师进行小结</p> <p>教学反思</p> <p>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p> <p>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p> <p>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