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11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和气球宝宝做游戏》

<p align="center"></p><p>设计意图:</p> <p>气球圆鼓鼓花花绿绿的样子、空气无形、无色、无味,抓不见、摸不着,要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必须借助具体的物体,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和气球宝宝做游戏》,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气球被突然放飞到处乱窜的原因。体验科学探索动手实践的快乐。</p> <p>活动目标:</p> <p>1.知道气球变鼓是充入了空气。</p> <p>2.通过气流吹在脸上,感知空气的存在。</p> <p>3.感知空气从气球中冲出的有趣现象。</p> <p>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p> <p>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p> <p>活动准备:</p> <p>没充气的气球若干,充足气的气球十只,打气筒若干。</p> <p>活动过程:</p> <p>一、交流</p> <p>1.出示未充气的气球和充气的气球: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p> <p>2.欣赏故事“气球吃什么”。</p> <p>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气球吃什么变胖的?</p> <p>二、实验,感知</p> <p>1.出示充气气球:让空气亲亲你的笑脸。</p> <p>教师操作,幼儿感知、交流空气轻轻和快速吹在脸上的感觉。</p> <p>2.教师突然放飞气球:气球怎么了?气球为什么会到处乱窜?谁给了气球力量?</p> <p>3.模仿气球乱窜的样子。</p> <p>三、游戏:流星球大战</p> <p>1.将所有气球充气。</p> <p>2.听口令,幼儿放飞气球。</p> <p>活动拓展:</p> <p>在活动区中投放气球供幼儿游戏。</p> <p>附:故事《气球吃什么》</p> <p>气球宝宝瘪着肚子,歪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躺在桌子上。小动物们看见了问:“气球宝宝,你怎么啦?”(.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气球宝宝轻轻地说:“我、我的肚子饿瘪了。”小动物们说:“我们找些东西来给你吃,让你的肚子赶快鼓起来吧!”</p> <p>小兔找来了饼干,小猪找来了馒头,小熊找来了一大把糖,小猫找来了一大杯水。他们把好吃的东西一样一样地送给气球宝宝,可是气球宝宝不爱吃这些东西。小动物们犯愁了,气球宝宝喜欢吃什么呢?怎样让它圆鼓鼓地胖起来呢?</p> <p>活动反思:</p> <p>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空气能够使气球和充气玩具变鼓。孩子们在玩气球的情境中去探究、去发现,在活动中极积勇跃参与,活动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操作材料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可见本次活动目标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体验到了科学活动的乐趣。</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td width="277"> </td> <td> </td></tr>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和气球宝宝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