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6:08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游公园》

<p align="center"></p><p>活动设计背景</p> <p>很多孩子不爱护环境,纸屑乱丢,吃了水果的水果皮也不扔在垃圾桶里,有时候教室里乱糟糟的,卫生习惯很差。</p> <p>活动目标</p> <p>1: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p> <p>2:能简单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p> <p>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p> <p>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p> <p>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p> <p>教学重点、难点</p> <p>1:了解正确的游园规则。</p> <p>2:通过评价和体验,形成正确的爱护环境的行为。</p> <p>活动准备</p> <p>小树模型、树叶剪纸、苹果卡片、花朵、模拟鱼池、模拟商店、各种零食模型</p> <p>活动过程</p> <p>一、谈话,引出课题。</p> <p>1、秋天来了,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p> <p>2、先让孩子们自由游玩。(有的孩子把苹果摘下来,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进鱼池逮鱼,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树叶,有的孩子买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后的袋子到处乱扔。。。。。。)</p> <p>3、让孩子们看看现在的公园什么样了?(树上没有苹果了,树叶也少了好多,花儿没有了,鱼儿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到处都是。。。。。。)</p> <p>二、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p> <p>1、这样的公园还有人来玩儿吗?你喜欢这样的公园吗?</p> <p>2、那么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学习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做法,应该怎样做?</p> <p>3、纠正错误,恢复公园原貌,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游一次公园。(孩子们不摘苹果,不扯树叶,把开始摘的苹果和扯的树叶粘在树上,不掐花,不逮鱼,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里。有的孩子还把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还把弯了的小树扶正。。。。。。)</p> <p>三、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平时上公园是怎么玩儿的?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别人做的不好的行为该怎么办?</p> <p>四、加深体验:我和妈妈上公园</p> <p>由老师扮演妈妈,一些小朋友扮演游客,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上公园玩儿,游客故意做出一些折树,采花,扔纸屑的行为,让幼儿来判断对错,并培养幼儿大胆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从而加深幼儿印象,自觉自发的爱护环境,达到活动的目的。</p> <p>教学反思</p> <p>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是小班孩子,他们的认知有限,说话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时,效果不是很理想。(.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可能我涉及的内容有点多,让孩子们一时反应不过来,有的孩子一整堂课都没有说话,没有起到全面引导教育的作用。还有就是觉得对孩子启发不够,孩子认识不够深入。以后在设计此类社会实践活动课时,我想我会吸取这次的教学经验,力求内容恰当,容量合适,主题鲜明,让孩子们易于接受。而且最好就是真正带孩子们到公园去,那样实际的参与效果远比这种模拟教学效果好得多。“实践出真知嘛”其实儿童更需要这种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氛围。以后会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td width="277"> </td> <td> </td></tr>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游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