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5:56

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p> <p>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p> <p>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p> <p>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p> <p>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p> <p>活动准备:</p> <p>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p> <p>活动过程:</p> <p>1.教师介绍</p> <p>(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p> <p>(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p> <p>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p> <p>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p> <p>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p> <p>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p> <p>2.演示</p> <p>(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p> <p>(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p> <p>3.操作</p> <p>(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p> <p>(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p> <p>(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p> <p>活动建议:</p> <p>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p> <p>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