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5:44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耷拉着耳朵的兔子》

<p align="center"></p><p>设计背景</p> <p>本活动主要目的是提供幼儿懂得去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要取笑别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从而引发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p> <p>活动目标</p> <p>1、理解事故内容,理解词语“耷拉”的含义。</p> <p>2、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它。</p> <p>3、懂得尊重别人,不取笑别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p> <p>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p> <p>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p> <p>活动准备</p> <p>1、教学挂图。</p> <p>2、耷拉着右耳和竖着耳朵的布绒小兔各一只;树棍、胡萝卜、钓鱼竿、玩具锅、气球等。</p> <p>活动过程</p> <p>(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p> <p>一、布布的烦恼</p> <p>1、师出示布绒小兔2只:我叫布布,小朋友们好。我叫乐乐,小朋友们好。</p> <p>问:布布和乐乐在向小朋友问好时,他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布布为什么不高兴呢?</p> <p>二、结合图片,分段欣赏事故,理解故事内容</p> <p>(一)讲述故事的第一段</p> <p>问:你们知道布布为什么不高兴吗?</p> <p>1、两只兔子对比耳朵:乐乐的耳朵是竖起来的,布布的耳朵是“耷拉”的,大家都说他是耷拉的耳朵的兔子,(学“耷拉”出示故事名称)</p> <p>布布的耳朵和小伙伴们的不一样,所以大家都笑话他。</p> <p>问:如果你是布布,你会怎么做?有什么办法能让布布的耳朵竖起来呢?</p> <p>2、幼儿讲述所讲办法。</p> <p>布布是怎样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他想了哪些办法呢?他想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p> <p>3、听故事要求:仔细倾听,看谁能把布布想的办法按顺序讲出来。</p> <p>(二)、讲述故事第二段</p> <p>故事里说布布想了很多办法想让自己耷拉着的耳朵竖起来,问:1、布布想了什么办法让耳朵竖起来呢?(出示“挂图”,对!师:“布布一心想竖起耳朵,他倒挂在树枝上。”师演示方法,问:耳朵直了吗?你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吗?为什么?师:“耳朵倒是直了,可他总不能一辈子都挂在树上吧”。)</p> <p>2、这个办法不行,他又想了什么办法?出示第二幅图,小伙伴们又怎样呢?师演示方法,师:“他把奶奶烧汤的锅戴在头上,想把耳朵遮起来,小伙伴们看到他坚样子笑得更厉害。”</p> <p>3、 布布又想了哪些办法?朋友们是怎样对待他的?师逐一出示挂图并演示方法,(在耳朵里插了根胡萝卜,把小树枝和耳朵捆在一起,用钓鱼竿把耳朵钓住,用氢气球绑住耳朵。想让耷拉着的耳朵竖起来)</p> <p>问:</p> <p>(1)布布想了这么多办法,他耷拉的右耳朵竖起来了吗?</p> <p>(2)小伙伴们还笑话他吗?</p> <p>(3)小伙伴们这样做对吗?</p> <p>师:小伙伴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要懂得尊重别人,不取笑别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p> <p>布布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他的耳朵还是耷拉着,他伤收极了,他跑到森林里大声喊道:“我要把我的耳朵割掉,再也让他们笑话我了”。布布是怎样做的呢?他的耳朵真的割掉了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是怎样讲的)</p> <p>(三)、听故事后半部分</p> <p>问(1)布布到了医院,经医生把他的耳朵割掉了吗?又是怎么跟他说的?</p> <p>(2)听了医生的话,布布又是怎么想的?</p> <p>(3)布布听了医生的话,想明白了吗?</p> <p>(4)布布想明白后又是是怎么做的</p> <p>(5)为什么布布是笑得最开心的?</p> <p>(6)最后小伙伴们喜欢布布了吗?</p> <p>四、完整欣赏故事一遍</p> <p>五、找一找</p> <p>其实,我们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不信,你们找一找,比一比,自己有什么地方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小朋友身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启发幼儿从声音、高矮、胖瘦、动作等方面认识自己的独特性)。</p> <p>六、小结</p> <p>布布终于想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长,他懂得了欣赏自己特别的地方,变得开心了,我们小朋友也有特别的地方,希望你们像布布一样开心。</p> <p>教学反思</p> <p>1、以布布和乐乐的小朋友的表情,让幼儿说出两只兔子对比耳朵。</p> <p>2、幼儿猜想布布想了什么办法把耳朵竖起来?</p> <p>3、最后启发幼儿认识自己的独特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耷拉着耳朵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