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5:38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手指谣》

<p align="center"></p><p>活动设计背景</p> <p>儿歌《手指谣》是让幼儿认识并知道自己小手上的五个手指头的名称,并能将手指进行变形和想象。在活动开始部分的时候,我伸出画有手指娃娃的手来向幼儿问好,让幼儿一一说出手指娃娃的名称,再让幼儿听着教师的口令相应地伸出自己的手指娃娃来让幼儿熟悉手指的名称。儿歌的内容中用两个手指进行变形的时候都用到了动词“碰、并、捏、翘”,这是幼儿学习儿歌时要重点掌握的一个点,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用到了“重点前置”,把这一重点部分以和幼儿一起来做手指游戏的形式进行了前期的铺垫,为幼儿学习儿歌打下了基础,也符合了小班幼儿“爱游戏”的年龄特点。</p> <p>活动目标</p> <p>1、熟悉手指的名称,乐意用手指进行变形和想象。</p> <p>2、学念儿歌,掌握动词:碰、并、捏、翘。</p> <p>3、结合手指变形和想象尝试创编儿歌内容。</p> <p>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p> <p>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p> <p>教学重点、难点</p> <p>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p> <p>活动准备</p> <p>简易图谱、手指上画上娃娃头像。</p> <p>活动过程</p> <p>一、熟悉手指名称。</p> <p>1、老师伸出一只手,弯曲手指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们好!</p> <p>刚才是谁向我们问好?</p> <p>2、小手有几个手指娃娃?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来向它们一个个问好。</p> <p>二、学做动作,理解动词</p> <p>1、你们的小手上有没有手指娃娃呀?让我来认识一下你们的手指娃娃吧!</p> <p>2、游戏:听口令:老师说“食指食指碰碰”等,幼儿就作出相应的动作</p> <p>三、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p> <p>1、看看老师的手指娃娃变出了什么?怎么变的?(老师按儿歌内容做动作,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语言表达)</p> <p>2、老师边做动作边完整朗诵儿歌。</p> <p>3、教师边带领幼儿做动作边把儿歌念一遍。</p> <p>4、请幼儿分组学念儿歌。</p> <p>四、尝试仿编儿歌。</p> <p>1、老师的手指还会变许多的东西呢,看看老师的手指,又变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手指变的呢?这两个手指是怎么变的呀?</p> <p>2、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出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进行手指变形)</p> <p>你是用什么手指变的呢?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儿歌的创编)。</p> <p>3、完整朗诵创编儿歌。</p> <p>4、我们再把这首手指谣去念给没来的小朋友听听吧!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p> <p>教学反思</p> <p>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用手指进行变形,让幼儿来说出变出了什么?是用什么手指变的?是怎么变的?由于前期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幼儿已经先接触到了手指变形时所说到过的手指名称和动词,所以在学习儿歌的时候会显得主动,乐意,学习起来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儿歌的内容生动有趣,想象模仿的物体又是幼儿平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易被幼儿接受,但是儿歌在变形模仿物体中都用到了个“做”字,很方言的一个字,不易被幼儿所理解,而且儿歌每次变形的物体都是不一样的,好象在玩游戏那样的变这个变那个,我在设计的时候就干脆用“变”字替代了“做”,使幼儿学习起来变得更易理解更顺口一点。由于考虑到是小班的下半学期,而且幼儿对变出来的物体很感兴趣,所以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尝试让幼儿进行了儿歌的创编,先以教师用手指做动作,让幼儿进行想象,逐步引导幼儿创编出儿歌的内容,再以幼儿用手指做动作,我及时引导幼儿创编儿歌这两个层次来进行展开。</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手指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