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笑娃娃和哭娃娃》
<p align="center"></p><p>活动目标:</p> <p>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p> <p>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p> <p>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p> <p>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p> <p>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p> <p>活动准备:</p> <p>红星娃娃、笑娃娃和哭娃娃、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p> <p>活动重点:</p> <p>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p> <p>活动过程:</p> <p>一、出示红星娃娃</p> <p>教师:“今天红星娃娃邀请我们去它家做客,我们开不开心呀!”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幼儿和老师去笑娃娃和哭娃娃的家。</p> <p>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p> <p>1、说说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p> <p>2、做做笑和哭的样子。</p> <p>三、说说高兴与不高兴的事</p> <p>1、“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p> <p>2、“不开心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p> <p>3、问幼儿“你们喜欢笑娃娃还是哭娃娃?为什么呢?你们想和谁做好朋友?”</p> <p>四、做做高兴的游戏 小兔跳跳,给皮球打气,老狼老狼几点了等。</p> <p>五、我们都做笑娃娃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笑娃娃,我们都当笑娃娃。</p> <p>活动反思:</p> <p>本次活动中,有的幼儿还在哭,可是当我带领他们去笑娃娃和哭娃娃家的时候,他们都停止了哭声,他们跟随着老师一起去观察哭娃娃和笑娃娃,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最终,我终于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笑脸,我及时鼓励他们,“做哭娃娃还是笑娃娃”他们一口同声的说“笑娃娃”,孩子们在欢笑声中完成了这一件课,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也基本掌握了笑娃娃的做法,而且大家都争取要当笑娃娃。幼儿能根据以有的经验积极主动的来寻找“笑娃娃”和“哭娃娃”,教师和幼儿的平视交流、和幼儿一起表演拉近了老师和幼儿的距离。幼儿制作表情娃娃,调动了每一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幼儿体验成功。这次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不仅达到了心育目标的要求,活动还促进了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