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中秋节的传说
<p>活动目标:</p><p>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p><p>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p><p>3、有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p><p>1、月饼、各种水果。</p><p>2、学习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p><p>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p><p>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那一天吗?</p><p>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使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或丰收节,为什么? 教师小结: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月圆就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把中秋节叫团圆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p><p>3、了解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以及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提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都吃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p><p>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观察月饼的外姓,知道月饼又圆又大,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提问: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月饼品种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呢? *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品尝月饼、水果,体验分享的快乐。</p><p>(1)幼儿结伴讲有关月亮的饿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诗。</p><p>(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中秋食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