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设计:三只小熊
<p>三只小熊</p><p>活动目标:</p><p>1.了解小熊特点,激发幼儿对小熊的喜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p><p>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表现能力。</p><p>3.培养幼儿表达与交流能力。</p><p>活动准备:小熊头饰三个、画纸、彩笔、黑板</p><p>活动过程:</p><p>(一)认识小熊</p><p>1.教师戴上头饰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姐姐!</p><p>2.教师问:小朋友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小朋友们见过小熊吗?小熊长什么样子?</p><p>3.教师总结:小熊很可爱,也很强壮,它生活在大森林里面。小熊有圆圆的脑袋、黑溜溜的眼珠,还有强壮的四肢、锋利的爪子。有时候小熊还会很危险,它的爪子还会抓伤小朋友们,所以去动物园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不要靠近小熊的笼子。</p><p>(二)教师示范</p><p>小朋友这么喜欢小熊,想不想把小熊画下来?教师示范小熊画法,并讲解注意事项。</p><p>(三)作画</p><p>教师分发画纸,幼儿再纸上作画,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走入幼儿中间进行指导和个别辅导。</p><p>(四)作品展示</p><p>作画完毕,教师挑选幼儿作品到前排展示,每组三人。三名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p><p>课后反思:</p><p>优点:整节课层次分明,结构流畅,教具准备充足,教师语言具有感染力。</p><p>不足:</p><p>1.幼儿作画时间不足,个别幼儿没有时间完成或丰富自己的作品。</p><p>2.展示时间不够恰当,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听。并且展示时间过短、人数过少,大多数幼儿并不能得到评价。</p><p>3.展示阶段幼儿作品选取不具有代表性,较为单一。</p><p>4.课堂纪律不够,教师不能有效组织幼儿的注意力。</p><p>5.教师再课堂中角色应统一,前边是小熊姐姐,后边就不能是老师。</p><p>措施:</p><p>1.课堂结构可进行调整:课堂开始前,教师可播放音乐《三只小熊》,师幼一起随着音乐律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中小熊的危害可展开来说,是幼儿再课堂中得到安全教育;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可播放轻音乐,使幼儿安静下来,并约定要在音乐结束时放下画笔是幼儿更加遵守规则,这一阶段时间可适当放长;展评阶段,可使幼儿活动起来,欣赏小伙伴的画作,或拿作品到教师面前解说,教师应尽量关注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获得评价,教师应特别关注和表扬那些有自己思想和创意的幼儿,是幼儿创造性得到发挥。</p><p>2.教师再作画时应稍微蹲低一点,以免挡到幼儿视线。</p><p>3.教师可在总结小熊特点后就使幼儿作画,以避免教师示范后限制幼儿思维。</p><p>4.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学习其他教师或报刊杂志,多多学习接触幼儿和组织幼儿注意力的方法,使自己的日常教育活动更加有效的实施。</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