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猫和老鼠
<p>优学幼儿网整理了关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猫和老鼠,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p><p>设计思考</p><p>1.年龄特点的分析:大班幼儿的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与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也逐渐增强。</p><p>2.教学策略的定位: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来创编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经过讨论、实践和再讨论、再实践的过程逐渐明确游戏玩法,并与同伴合作随乐游戏。</p><p>游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高级榜样激起了孩子们主动模仿并不断创新的愿望。高级榜样,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榜样的作用来进行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高级榜样不仅能给学习者提供自我提升的帮助和借鉴,还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内源性动机,让幼儿自发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并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猫和老鼠中的高级榜样有:</p><p>高级榜样一:散步猫。散步猫的出现是创编动作的前提,它帮助幼儿了解了音乐的节奏(两拍走一下),区分了乐句(一句走、一句停),同时故事情节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也为后面的动作创编提供了具体的线索。</p><p>高级榜样二:臭美猫。(1)为幼儿的创编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元素。(2)生动地表现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走路姿势的多种变化。</p><p>高级榜样三:急性子猫。不仅动作频率加快,也使得游戏情节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p><p>总结起来.在猫和老鼠中的高级榜样有这样三个层次的变化,层次一:方位不同;层次二:空间水平不同;层次三:角色性格不同。由于高级榜样是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的,每次都会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展现,因而每次都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惊喜和震撼。</p><p>活动目标</p><p>1.学习音乐游戏猫和老鼠,了解游戏的情节和规则,感受乐曲诙谐、欢快的风格。</p><p>2.通过手部游戏、动作创编、故事情节累加,进一步感受游戏音乐的节奏和变化。</p><p>3.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感受游戏的快乐。</p><p>活动准备</p><p>剪辑过的音乐《香草咪咪》。</p><p>活动过程</p><p>一、欣赏乐曲A段,并创编相关的动作</p><p>1.倾听A段,区分乐句。幼儿倾听音乐,初步感受并辨别描写猫和老鼠的不同乐句。</p><p>2.师幼互动,分角色分别体验、表现猫和老鼠乐句的区别。幼儿边倾听音乐边通过手部动作表现猫走和老鼠跟的游戏情节。</p><p>3.创编大猫走路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用不同空间位置、行进方向的身体动作表现大猫走路。教师:这是一只爱跳舞的猫,走路的姿势千奇百怪!它可能会怎么走呢?谁来试试看?(如:空间位置的高低变化,行进方向的前后左右变化,肢体姿态上的变化:旋转、弯曲、伸展、摇动,单手、双手的变化,以及移动方式上的变化:走、跳、爬等。)</p><p>4.将创编出的动作随乐练习。</p><p>二、师生共同讨论B段中猫戏老鼠的动作并练习</p><p>1.师幼讨论猫戏老鼠的方法。</p><p>教师:尽管小老鼠的动作很轻,可大猫还是怀疑身后有人。怎么才能不被大猫发现呢?</p><p>2.教师扮演成大猫,示范猫戏老鼠的方法。</p><p>3.师幼共同游戏。</p><p>三、完整学习游戏猫和老鼠</p><p>1.教师领队,师幼共同游戏。</p><p>2.替换新的动作游戏。</p><p>3.幼儿领队再次游戏。</p><p>4.拓展游戏情节配班教师扮演急性子猫,师幼共同游戏。(本活动录像见本期光盘)</p><p>核心理念:幽默</p><p>南京市第一幼儿园</p><p>?</p><p>肖建霞</p><p>把幽默运用到幼儿园活动中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师幼互动、启发幼儿创造的智慧。在音乐游戏猫和老鼠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自身的幽默感,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愿望,在笑声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共同成长。</p><p>1.幽默的故事情节,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猫和老鼠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动物形象,这一对天敌既能给幼儿无尽的想象空间,也能创造出丰富的游戏形式。音乐游戏猫和老鼠表现了一只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和一群聪明机灵的老鼠斗智斗勇的故事。猫在前面做什么,老鼠就在后面学什么,被猫挠痒痒时还不能乱动,被猫发现时还要赶紧躲回家里。幽默的故事情节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跟随着俏皮的音乐,既可以扮演大猫,创编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也可以扮演偷偷摸摸的小老鼠,孩子们不亦乐乎!</p><p>2.幽默的教学语言,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将严肃的规则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给幼儿营造了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又增进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p><p>当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向前拥挤时,教师连忙说道:小老鼠们,你们动静太大啦!难道不要命了吗?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明白了教师含蓄表达的意思:老鼠与猫之间要悄悄地保持距离。当教师在游戏中想逐渐退位时,爱臭美的猫便说道:外面灰尘太大,我要回家补补妆,需要找一个猫家族的接班人代替我去抓老鼠,谁愿意呀?孩子们游戏结束后,教师又感慨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来我老啦!教师幽默的语言,有效地缓解了幼儿学习的紧张心理,师幼关系更加轻松活泼、平等和谐。</p><p>3.幽默的身体动作,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为了能引导幼儿从不同的空间方位创编动作,教师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张牙舞爪,时而上蹿下跳,夸张、幽默的身体动作不仅令人发笑,还极大地拓展了幼儿创编动作的线索:既可以高低、前后、左右变化,还可以有移动方式(走、跳、爬)的变化等。</p><p>为了能让孩子们根据猫的不同性格特点创编动作,教师还请来了急性子猫:慌慌张张地出场,因性急而惹祸,腿瘸后假装痛苦。不断产生的戏剧冲突和夸张表演使得游戏情节进一步延伸,增加了整个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p><p>幽默好比菜肴中的调味料,用得好能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创造性地运用幽默营造出有趣、和谐的教育环境。做一个幽默的教师,和孩子们一同幸福成长!</p><p>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优学幼儿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