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2:29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p>【活动设计意图】</p><p>要使大班幼儿领会看不见、摸不着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如果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办法,幼儿是难以接受的,还可能扼钉学习兴趣。这份设计是想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和开展有目的的游戏活动:去尝试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设计的活动延伸,意欲将正规科学活动与非正规科学活动有机结合;正规科学活动就起了指导作用,非正规科学活动就起了巩固发展作用。</p><p>活动要求</p><p>1.幼儿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和游戏,初步感受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p><p>2.在游戏中探索用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p><p>3.启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物体运动的现象,探索其原因。活动过程</p><p>皮球、毽子、沙畅销书、橡皮筋、小汽车、铅球、绒球、纸做的老鼠若干个,录音柚台。</p><p>活动过程</p><p>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活动</p><p>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位看见不朋友。(感到神奇,萌发欲望)</p><p>2.师:老师很喜欢小朋友,我想抱抱小朋友。为什么老师能抱起小朋友呢?(引入主题:老师抱起一位小朋友)</p><p>3.禽天我们一起与力交个朋友,好吗?</p><p>二、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感知物体的运动需要力</p><p>1.师:今天老师在小朋友的椅子下准备了好多玩的东西。(从椅子下拿出各种玩具)说一说是什么?我们给这些玩具取一个很好听的大名字叫物体。(举例教室里的桌子、柜子都叫物体)怎么使这些物体动起来呢?现在请小朋友来玩一玩,玩过之后,告诉大家,你是怎能么玩的?(教师参与游戏活动中)</p><p>2.幼儿自由发言:我用手拍皮球,我用手扔沙包,我用手推小汽车我用手转球(指导幼儿注意词的运用)</p><p>3.(集体把玩具放在桌上)师:咦,这些玩具放在这儿怎么不动了呢?(因为只有手用力了或脚用力了,玩具才会动)</p><p>4.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物体受了力的作用才会运动。</p><p>三、通过幼儿的再次操作规程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p><p>1.师:小朋友,现在老师与你们一起来玩一玩,不过你要体验一下,轻轻地用力它会怎么样,用力很大它又会怎么样?玩过之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结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p><p>2.幼儿操作后自由发言:</p><p>在我们用力大的时候,物体就抛得高,滚得远,动得快;在我们用力小的时候,物体就抛得低,滚不远,动得慢</p><p>四、到室外做打老鼠等游戏,让幼儿感受、发现用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p><p>1.几只老鼠四散逃窜。(纸做的老鼠分散的场的四方)</p><p>2.幼儿用沙袋投向逃跑的老鼠。谈谈你是打哪边的老鼠,想一想你投的沙袋为什么会向那边动?</p><p>3.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具,使这些玩具向不同方向运动。</p><p>小结:我们向哪个方向用力,物体就向哪个方向运动。</p><p>五、总结</p><p>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位看不见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力。力能使物体动起来。一般来说在一定条件下,用力大,物体动得快;用力小,物体动得慢;哪个方向用力,物体就向发个方向运动。力真神奇,真是神奇的力。</p><p>六、活动延伸</p><p>1.引导幼儿观察运动的物体,启发幼儿提出问题</p><p>(1)观看天空飘动的国旗</p><p>(2)与手里拿着不动的旗子作比较,启发幼儿提出:国旗为什么会在天空飘动?</p><p>2.激发幼儿课后、回家。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物体怎么会从不动到动的。例如:壶里的水原来不动,烧开后水为什么会在壶里翻滚?电风记为什么会转动?</p><p>小朋友,除了藏在我们身上的力能使物体运动以外,力还藏在哪里呢?</p><p>反思:</p><p>活动的本身就重点体现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性,探索味道浓。虽然力的教材比较抽象、难懂,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从幼儿身边取材的原则,我通过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让幼儿真切地感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创设了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学的轻松,学的透彻。最后,我又向幼儿提出了挑战,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地延伸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为教而教,只是幼儿的学而教,突出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p><p>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优学幼儿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