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一只有教养的狼
<p>一只有教养的狼</p><p>设计意图</p><p>故事《一只有教养的狼》主要在阐述读书的好处及乐趣,选择大野狼作主角,意图揭示读书可以将野蛮个性转变成有教养的气质。透过幽默成趣的写法以及画者诙谐自然的画风,作者极力摆脱教条式的呈现故事,让书读来妙趣横生,津津有味。故事主角大野狼的造型,不是那种恶狠狠的凶模样,瘦弱、拙趣,还带点逞强表情,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几许同情。由于大野狼的造型成功,让更多幼儿接受他,也接受所传达的读书的趣味。</p><p>活动分为第三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中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用恰当的词汇来描述狼的形象,并通过猜想,帮助幼儿开启故事之旅。第二环节中分段讲述故事,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展开讨论,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推进故事的发展,逐渐靠近故事要表达的主题,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最后通过分享故事,让幼儿感受共享故事的快乐,从而进一步让幼儿感受读书带来的愉悦。</p><p>活动自标</p><p>1.欣赏绘本,了解阅读带给狼的转变,知道读书的好处。</p><p>2.感受故事中狼对读书的坚持,明白获得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道理。</p><p>活动重难点:</p><p>重点:了解狼前后四次不同的行为转变。</p><p>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性,知道读书需要坚持</p><p>活动准备</p><p>1.故事或绘本《一只有教养的狼》。</p><p>2.幼儿用书第3册第9~10页</p><p>活动过程</p><p>(一)你心日中的狼。</p><p>1.出示一只大野狼</p><p>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凶狠、野蛮。)</p><p>这样的狼会受别人的欢迎吗?</p><p>(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用恰当的词汇来猫述狼的形象。并通过猜想,帮助幼儿开启故事之旅分段讲述故事,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展开讨论,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推进故事的发展,遷渐靠近故事要表达的主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p><p>(二)大野狼的故事</p><p>1.第一次去农场(故事第一段)</p><p>提问:大野狼为什么去农场?一大野狼是怎么进农场的?小动物们和他说了什么?大野狼想做一只怎样的动物?你认为教养应该具有怎样的行为?大灰狼该怎么办?</p><p>2.第二次去农场(故事第二段),提问:</p><p>大野狼决定去做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学习的?成为优秀学生的大野狼是怎么回到农场的?</p><p>小动物们理他了吗?为什么?你觉得大野狼会怎么办?</p><p>3.第三次去农场(故事第三段),提问:</p><p>大野狼去图书馆做什么?他第三次去农场的时候,是怎么进门的?小动物们喜欢大野狼的故事吗?</p><p>4.第四次去农场(故事第四段)</p><p>这回大野狼放弃了吗?他是怎么去做的?</p><p>第四次国到农场的大野狼是怎么进门的?</p><p>这回大野狼成功了吗?</p><p>(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主题,通过经验迁移帮助幼儿知道读书要学会坚持,读书能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p><p>(三)读书的真谛</p><p>1.完整欣赏故事。</p><p>为什么故事的题目叫一只有教养的狼?</p><p>2.读书的真谛</p><p>看图讨论比较大野狼四次进农场的区别。</p><p>3.教师小结: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内化成教养。因为读书,野蛮的狼变成了一只有教养的狼。这只狼在求学的过程中坚持到底的毅力,促成了他的成功。</p><p>4.阅读分享。</p><p>故事中的小动物们想到全世界去讲故事,你觉得这个建议好吗?为什么?</p><p>你有哪些好的故事愿意与同伴分享吗?请你找一个好朋友,相互分享好故事。</p><p>(最后通过分析故事,让幼儿感受共享故事的快乐,从而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愉快。)</p><p>活动延伸</p><p>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在表演区开展表演活动。</p><p>2.故事分享会:每个人提前练习讲一个好故事,到幼儿园来与同伴分享。</p><p>3.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尝试画一画大野狼四次进农场的不同形象,或试着发挥想象续编以为表演区的表演设计宣传海报。</p><p>4.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并在日常活动中开展一些与生活礼仪教育相关的活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