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1:26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圆形宝宝》

<p align="center"></p><p>活动设计背景</p> <p>玩具汽车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可是一天,汽车的轮子掉了,汽车再也动不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于是,我和他们共同收集了许多生活中有关圆形的东西,作为操作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p> <p>活动目标</p> <p>1、通过看、玩有关圆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p> <p>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p> <p>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乐趣。</p> <p>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p> <p>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p> <p>教学重点、难点</p> <p>重点:通过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使幼儿体验活动乐趣。</p> <p>难点:能够用各种圆形材料组合成美丽的复合图形。</p> <p>活动准备</p> <p>1、 材料准备:圆形积木、纽扣、薯片罐、八宝粥罐、圆形棋子、用硬纸板做的斜坡、牙签、中心有孔的圆片、长方形积木等。</p> <p>2、 学习准备:课件(春姑娘送礼物的画面)</p> <p>活动过程</p> <p>(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p> <p>一、课件导入:</p> <p>提问:“看,谁来了?”</p> <p>回答:“春姑娘”</p> <p>二、自由活动,感知圆形:</p> <p>1、提问:“春天来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礼物?<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在玩一玩,玩的时候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p> <p>2、幼儿在礼物箱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去观察、思考、讲诉。</p> <p>3、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p> <p>提问:你找到的物品是什么样子?有圆形么?</p> <p>4、教师小结:</p> <p>三、互动游戏:</p> <p>出示课件,在图中找出与圆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p> <p>四、分组制作小轮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p> <p>1、学生自选材料制作。</p> <p>2、做成的小轮子从斜坡上滚动下来,加深学生对圆形物品特性的理解。</p> <p>五、延续活动:</p> <p>1、找一找还有那些东西也是圆形宝宝变的?</p> <p>2、给圆形娃娃涂色。</p> <p>教学反思</p> <p>首先,从课题选择上来说,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圆形玩具,但对圆形的了解的较少。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在这方面的探究欲望。</p> <p>其次,从设计思路上来说,本次活动我紧紧围绕“激发幼儿探索圆形的基本特征”这一目标展开环节,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p> <p>再次,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的与操作材料互动,真正做到了“玩中学”。</p> <p>最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教育环境。</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td width="277"> </td> <td> </td></tr>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圆形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