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的组成与分解》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意图:</p> <p>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低幼个性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8的组成与分解》,激发幼儿的思维,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p> <p>活动目标:</p> <p>1、巩固8的分解与组成,为计算打基础。</p> <p>2、培养幼儿分析、判断、推理能力。</p> <p>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p> <p>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 <p>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p> <p>活动准备:</p> <p>演示板、数启操作盒(雪花片)白纸、铅笔。</p> <p>活动过程:</p> <p>一、幼儿听音乐有序地取智慧盒入座。</p> <p>二、回忆8的组成</p> <p>1、碰球游戏,碰数字8</p> <p>1球碰几球?</p> <p>1球碰7球。</p> <p>3球碰几球?</p> <p>3球碰5球……</p> <p>2、游戏复习8的组成。</p> <p>三、学习8的分解与组成</p> <p>1、 出示数启演示板,利用演示板的方格,分别将两种颜色进行摆放。</p> <p>2、 根据不同的分法,将它们念一念。</p> <p>3、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算式,以此类推。</p> <p>4、 公园里有8只小兔,被大象请走了3只,剩下来还有几只小兔?</p> <p>5、 这道题先告诉我们什么?后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用分解怎么去分?8可以分成3和5 请个别幼儿列式:8 3 5 以此类推。</p> <p>6、观察8的分解与组成示意图,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递增、递减、互补、互换的关系。</p> <p>四、幼儿操作,提升经验</p> <p>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尝试在白纸上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列出正确的算式。</p> <p>活动反思:</p> <p>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