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0:55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彩色的面条》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设计意图:</p> <p>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取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初我将纸裁成长条,让孩子们练习将长条纸撕成小块,孩子们在一个多月的练习中,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一技能。因此,这一次我提高活动难度,引导幼儿能够沿轮廓线将方形纸撕成长条。</p> <p>教学目标:</p> <p>1.能两只手协调配合地撕面条,并粘贴在大碗相应的位置上。</p> <p>2.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给小动物过生日的快乐。</p> <p>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p> <p>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p> <p>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p> <p>教学准备:</p> <p>红、黄、绿、蓝等彩色方形纸若干;小碗的图片若干。</p> <p>教学重难点:</p> <p>引导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掌握撕长条的基本技能。</p> <p>教学方法与手段:</p> <p>方法:多媒体辅助法、谈话法、示范法。</p> <p>手段:实物辅助教学。</p> <p>活动过程:</p> <p>一、引起兴趣</p> <p>(1)师: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可是它的妈妈不在家,他好想吃面条啊!谁愿意给它做一碗面条?</p> <p>分析:在组织幼儿艺术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p> <p>二、观察面条的形状</p> <p>(1)、师:你吃过的面条是什么样子的?</p> <p>——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p> <p>(2)、师:那你们吃过彩色面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 <p>——长长的、细细的、五颜六色的。</p> <p>三、撕面条</p> <p>(1)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彩色的纸,宝宝们用这些彩色的纸一起来撕面条,比一比谁撕的面条是长长的、细细的!撕下来的面条贴在大碗里!</p> <p>(2)教师示范操作(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p> <p>(分析:通过老师的示范利用儿歌进行撕纸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撕纸的方法,从而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幼儿的小肌肉群得以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p> <p>(3)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动手操作</p> <p>幼儿每人一张纸,按老师撕得样子开始撕,先把大的纸撕成一条一条,把撕好的面条装饰在大碗里,粘贴时,轻轻地摸上胶水粘贴在上面。</p> <p>(4)幼儿自由撕面条,边撕边说:“请你吃面条”、“面条长又长”。</p> <p>(5)教师巡回指导。</p> <p>四、在《生日歌》的声音中,大家一起来欢庆,祝小猫生日快乐!</p> <p>(1)给小猫过生日,送面条。</p> <p>师: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做好的面条送给小猫吃吧!</p> <p>分析:在《彩色面条》这节课上,我们为幼儿准备了鲜艳的彩色纸,漂亮的盘子。请他们将彩色纸大胆地撕成一条一条,再粘到盘子上,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面条也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很多小朋友一开始围着我说:“我不会,我不会。”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胆子大起来,大胆尝试各种撕的方法。小朋友在互相比较中,激发了制作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将作品完成,没有半途而废的现象。</p> <p>活动反思:</p> <p>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当我问到:“谁愿意给小猫做一碗面条?”时,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叫着:“我,我,我…” 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都有了学习的兴趣。在第二个环节中,我首先复习了儿歌《撕面条》,让孩子们巩固撕面条的技巧。同时强调要把面条撕得长长的、细细的。当我请孩子们自己撕面条的时候,孩子们就忙开了,拿起彩色纸就“唰”“唰”地撕开了,撕出的全是块状,我着急了,我不断地提醒他们要撕得细细的、长长地,甚至让他们停下来再次看我的示范,但是孩子们根本不理会我,还是自顾地撕着,不肯停下。时间倒是花了不少,但成功率不高。课后我在想当时我在示范讲解撕面条这个重点时,如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就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了。</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彩色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