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10以内的序数》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设计背景</p> <p>本次教学活动的编排目的在于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使幼儿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更好的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又为以后顺利认识和学习10以内的顺数、倒数、相邻数打下一个坚实而良好的基础。</p> <p>活动目标</p> <p>1、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位置。</p> <p>2、学会用序数词“第几”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p> <p>3、在游戏中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p> <p>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p> <p>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p> <p>教学重点、难点</p> <p>重点:明确动物相对应的数在序列中的位置。</p> <p>难点:确定从哪开始?朝哪个方向?谁是第一。</p> <p>活动准备</p> <p>十种动物图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动物头饰</p> <p>活动过程:</p> <p>一、开始部分</p> <p>教师:小朋友开始上课了,先给自己打招呼吧!</p> <p>幼儿:耳朵早上好,眼睛早上好,鼻子早上好,嘴巴早上好,宝宝早上好,小朋友早上好,老师早上好。</p> <p>教师:宝宝早上好。好了,真不错,谈话(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动物小朋友,小动物说我们大三的宝宝最听话,所以他们想来我们大三班做客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那你们想不想知道都有谁呢?)</p> <p>幼儿:想</p> <p>教师:那好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听一听第一个来我们大三班做客的小动物会是谁呢?(教师学动物叫:)</p> <p>幼儿:XXXXX</p> <p>教师:好真不错,那你们睁开眼睛看看是不是XXX。第二、第三---------第十个动物。</p> <p>幼儿:XXXXX</p> <p>教师:总结那我们看一看(出示数字1-10)</p> <p>第一个是老鼠,小牛,老虎,小兔,龙,小蛇,小马,小羊,小猴,小鸡,小狗,小猪等。</p> <p>提问:有几个小动物到我们大三班做客?都有谁?排在第一位的是那个动物?最后是谁?</p> <p>二、互动:</p> <p>教师:宝宝属什么的,那看看他排在第几?</p> <p>教师:宝宝喜欢那个动物?那看看他排在第几。(送给宝宝喜欢的动物)</p> <p>三、动物做游戏——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p> <p>请10名幼儿戴着小动物头饰排队,引导大家观察,说说每名“小动物”在队伍中的位置。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让队列中的一个小动物躲藏起来,大家睁开眼睛,说一说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p> <p>四、活动延伸:</p> <p>请幼儿回家将家里成员按大小个排列,排在第一,和倒数第一的各是谁,自己排第几。</p> <p>教学反思</p> <p>1.备课过程中考虑到幼儿对数的概念有点抽象,所以我准备了直观,生动的动物图片进行教学,使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p> <p>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p> <p>(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经过直观教学,加上动物图片,幼儿都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元游戏使每个幼儿都开心的融入到这次教学中,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使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更好的得到了发展。</p> <p>(2)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很好,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进行教学活动。</p> <p>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和幼儿互动这块做的很好,也是这次教学活动达到了之前预想的结果,幼儿基本都掌握了。</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