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30:23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p> <p>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幼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p> <p>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p> <p>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p> <p>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p> <p>活动重点难点:</p> <p>活动重点: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p> <p>活动难点: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p> <p>活动准备:</p> <p>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p> <p>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套1-5的数字卡、宝贴)</p> <p>活动过程:</p> <p>重点讨论 --> 幼儿迁移运用 --> 集体交流 --> 结束活动</p> <p>1、 重点讨论</p> <p>A、 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 ”,理解组成的意义。</p> <p>B、指导:</p> <p>a、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p> <p>b、将房子拿掉,请幼儿讲讲2、1、1是什么关系,该怎么念,引出“ ”:分开、合起来的意思。</p> <p>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p> <p>2、 幼儿迁移运用</p> <p>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p> <p>指导:a、教师介绍玩法</p> <p>b、幼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p> <p>3、 集体交流:</p> <p>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p> <p>指导:(1)幼儿介绍,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p> <p>重点指导幼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p> <p>(2)在结果出来后,引导幼儿观察,列出每一个数字分的方法记录情况,</p> <p>问:记录每个数字分的方法从2-5有些什么变化?</p> <p>(体验:记录越来越多 --> 分的方法越来越多)</p> <p>4、 结束活动</p> <p>(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幼儿下次活动的兴趣;</p> <p>(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幼儿。</p> <p>课后反思:</p> <p>本课的新知教学部分分为三部分:教学5的组成,教学4、3、2、1的组成,巩固练习。其中以教学5的组成为重点环节,主要以启发引导教学为主,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重点,而2、3、4的教学在学习5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p> <p>这一点也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而教学5的组成,也是按照学生操作---提出困惑---再次操作 ---介绍分析式、读法---找规律等逐步展开的,体现了建构知识的一般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展开的,渗透数学知识结构间的有序严谨的思想。</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