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二等分》含PPT课件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p> <p>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分的多种分法。</p> <p>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p> <p>活动材料:</p> <p>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p> <p>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p> <p>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二等分》PPT课件</p> <p>活动过程:</p> <p>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分(PPT)。</p> <p>(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天线宝宝)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p> <p>(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分成两块一样大呢?</p> <p>(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分。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分?</p> <p>(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p> <p>(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分,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p> <p>第四组:量杯、水。</p> <p>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p> <p>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p> <p>(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p> <p>(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p> <p>(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p> <p>4、游戏“看谁说得对”</p> <p>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p> <p>5、延伸活动</p> <p>在生活中,除了进行过二等分,还可以分成几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四等份、五等份。</p> <p>注意事项:</p> <p>1.教师事先应将天平调试好,在幼儿操作天平称量物体时,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称量物体时,要使天平保持平衡。</p> <p>2.如果幼儿在操作中对乐园里的物品进行了四等分,教师可请该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鼓励幼儿的创新,自然引申到四等分。</p> <p>知识背景的材料:</p> <p>幼儿在园吃苹果、蛋糕等点心时,有的幼儿常要求吃一半,我说:“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想想平时在生活中还对哪些东西进行过分块?幼儿纷纷从家中找来了吸管、毛线、硬币、纸、橡皮泥等多种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讨着具体的分割法,有时还争论不休,看着孩子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便产生了二等分的课题。</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