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体里的洞》
<p align="center"></p><p>活动意图:</p> <p>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p> <p>活动目标:</p> <p>1. 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处。</p> <p>2. 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p> <p>3. 萌发保护“洞”的意识。</p> <p>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p> <p>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p> <p>活动准备:</p> <p>1. “我们身体里的洞”。</p> <p>2. 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五角星标记。</p> <p>3. 纸制背心、短裤。</p> <p>活动过程:</p> <p>(一)洞洞大猜想。</p> <p>1.出示1 :一个洞</p> <p>这是什么洞?(下水道)</p> <p>2. 出示2:许多洞</p> <p>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什么洞?(洗澡喷头上的洞,长得像莲蓬,因此我们叫它“莲蓬头”)</p> <p>3. 出示3:两个洞</p> <p>这两个洞是什么?</p> <p>(二)寻找身体里的“洞”,了解这些“洞”的本领。</p> <p>1. 找“洞”游戏:分组找身体里的“洞”,并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这些“洞”的本领。</p> <p>2. 自主阅读,发现身体里更多的“洞”,集体讲述“洞”的本领。</p> <p>(三)给“洞洞”分类,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p> <p>1. 把哪些“洞”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哪些动要露在外面?为什么?</p> <p>2. 哪些“洞”要藏起来,为什么?</p> <p>3.帮娃娃藏“洞”。(为娃娃"穿"背心短裤)要藏起来的"洞洞",我们要特别地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别人摸。</p> <p>4.教师小结。</p> <p>活动延伸:</p> <p>1、和同伴继续阅读图书,找身体里的“洞”。</p> <p>2、钻洞游戏。</p> <p>活动反思:</p> <p>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 第二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