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包粽子》
<p align="center"></p><p>教学目标</p> <p>1、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包粽子》,从而表达对江南的真挚情感,并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丰富有关端午节的知识。</p> <p>2、通过引导学生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p> <p>3、通过看、听、唱、动等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江南的名胜、民俗有一定了解,鉴赏能力有所提高。</p> <p>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p> <p>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p> <p>教学重点难点</p> <p>教学重点</p> <p>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p> <p>教学难点</p> <p>1、衬词及二声部的演唱</p> <p>2、吐字的清晰度</p> <p>3、延长音的认识</p> <p>教学准备</p> <p>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p> <p>教学内容</p> <p>唱:《包粽子》</p> <p>听:《紫竹调》《茉莉花》</p> <p>看:江南美景、江南舞蹈</p> <p>动:表现歌曲</p> <p>教学过程</p> <p>播放《紫竹调》背景音乐,学生进入课堂。</p> <p>一、创设情境</p> <p>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著名的《紫竹调》,你知道它是流传于什么地方的民歌?它又带给你什么感受?</p> <p>生:流传于江南地区。给人轻快、流畅的感觉。</p> <p>师:是呀,《紫竹调》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韵的歌曲,江南如歌、江南如梦,江南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柔美的小调一起去江南走一走。(播放课件)</p> <p>师: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p> <p>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p> <p>二、导入歌曲</p> <p>师:江南不仅歌美、景美,舞也美,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江南的舞蹈,猜猜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p> <p>生:包粽子。</p> <p>师:伴随着初夏的凉风、飘香的粽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会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包粽子的快乐情景。</p> <p>三、新歌教学</p> <p>1、初听歌曲《包粽子》 (播放课件)</p> <p>课件出示问题1: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感受?</p> <p>生:感觉很欢快。</p> <p>课件出示问题2:哪句话最能体现民族风味?</p> <p>生:最能体现民族风味的是“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p> <p>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跟我的节奏来读一读。</p> <p>师简介衬词:“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是衬词,它没有实在的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地方民族风格。表现了人们敲锣打鼓,欢庆节日的喜庆场面。</p> <p>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p> <p>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p> <p>师:刚才老师在哪段后面加了三角铁?</p> <p>师解释,(课件出示)歌中不唱的部分叫间奏。</p> <p>师:除了加上碰铃,你还可以加上什么动作?</p> <p>学生创编,如加上包粽子的动作,拍手的动作,绕舌的动作……</p> <p>师:歌词有哪些还不理解?</p> <p>生:汨罗江在哪?</p> <p>师: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部,它的两岸桃红柳绿,民风淳朴,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提到汨罗江,我们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课件展示简介屈原和端午节的来历。)</p> <p>3、跟琴学唱歌曲</p> <p>教师用稍慢的速度弹伴奏,学生轻轻学唱。解决吐字清晰的难点。</p> <p>4、分声部学唱</p> <p>跟老师用稍快的速度分声部演唱,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p> <p>(课件出示)师:两个声部起到了烘托作用,令歌曲更有表现力,谁愿意跟我来唱第二声部?</p> <p>让自愿的学生学习第二声部,再分声部合唱二声部的地方。</p> <p>师: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有困难?</p> <p>生:最后的音为什么要唱那么长?</p> <p>(课件出示)延长音:时值一般增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所以要唱五拍。寄托了人们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p> <p>5、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p> <p>6、表现歌曲</p> <p>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好听了!从大家的歌声中我已经感受到那香喷喷的粽子味了,也许用歌声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对江南的喜爱,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呢?(分组讨论,请同学们说一说)</p> <p>生:我们想边唱边表演。</p> <p>生:我们想用打击乐器给歌曲配伴奏。</p> <p>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师:你打算在哪儿加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p> <p>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p> <p>请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p> <p>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播放课件)</p> <p>四、课堂小结</p> <p>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知道了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景美,乐美,而且歌美,舞美,你们的表演也非常精彩,从你们的创编、演唱中充分流露出你们对江南的喜爱之情,让我们为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而感到自豪吧。</p> <p>教学反思:</p> <p>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