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和青蛙》
<p align="center"></p><p>设计背景</p> <p>春天来了,春风吹着,春雨下着,花儿开着,树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虫也出来了。池塘里,小河边出现了小动物——小蝌蚪,这一切吸引着我们农村的小朋友,他们觉得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不像呢?什么时候才长得跟妈妈一样?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小蝌蚪和青蛙》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p> <p>活动目标</p> <p>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p> <p>2、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p> <p>3、让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p> <p>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p> <p>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p> <p>重点难点</p> <p>教学重点:引导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p> <p>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p> <p>活动准备</p> <p>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p> <p>2、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图。</p> <p>活动过程:</p> <p>一、 谈话导入。</p> <p>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p> <p>了解青蛙生长变化过程。提问:这个故事里面都有谁?青蛙妈妈在水里种下了什么?长出什么来了?最后变成什么了?</p> <p>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p> <p>卵→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青蛙</p> <p>小结:(1)、蝌蚪要变成青蛙先——再——后——最后——</p> <p>(2)青蛙生活在哪里?(水里、地上)</p> <p>(3)青蛙吃什么?(蚊子、蜗牛……)</p> <p>四、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青蛙。</p> <p>(它是捉害虫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p> <p>五、幼儿绘画《蝌蚪》、《青蛙》</p> <p>六、结束部分:</p> <p>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p> <p>教学反思</p> <p>孩子对青蛙和小蝌蚪比较熟悉,能说出蝌蚪的外形,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