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比长短》
<p align="center"></p><p>活动设计背景</p> <p>虽是学前大班的学生,但学生的书本学具时常乱放,小书包里的东西也是乱糟糟的;通过此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爱护学具,按书本学具的大小、长短,有序地整理自己小书包的能力。</p> <p>活动目标</p> <p>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p> <p>2.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p> <p>3.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p> <p>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 <p>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p> <p>教学重点、难点</p> <p>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p> <p>活动准备</p> <p>1. 十二袋不同的物品。</p> <p>2. 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p> <p>活动过程</p> <p>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p> <p>1. 引导观察</p> <p>谈话:小朋友,你们每组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吗?现在你们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p> <p>2. 交流、汇报</p> <p>(1) 问:能告诉老师,你发现什么了吗?</p> <p>(2) 小组交流。</p> <p>(3) 学生汇报。</p> <p>(4) 引导说出:物体有长、有短。</p> <p>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p> <p>1.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p> <p>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p> <p>3. 小组汇报。</p> <p>4.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p> <p>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p> <p>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p> <p>三、反馈练习</p> <p>1. 教师谈话:现在 ,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p> <p>2. 学生活动。</p> <p>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p> <p>四、巩固练习。</p> <p>做书中的练习题。</p> <p>五、整理学具</p> <p>教师提出要求:</p> <p>1. 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p> <p>2. 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 , 比一比,听清要求。</p> <p>3. 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 ; 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p> <p>4. 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p> <p>5. 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p> <p>六、小结。</p> <p>教学反思</p> <p>1、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多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并能动手正确的比较物体的长短。</p> <p>2、 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但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一日就能成的,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大练习力度,反复训练。</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