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不愿孤独》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和朋友在一起就会开心。</p> <p>2.尝试主动交流,感受积极主动交往的意义。</p> <p>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p> <p>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p> <p>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p> <p>活动重难点</p> <p>重点:能看图讲述故事。</p> <p>难点:在故事中感受积极主动交往意义。</p> <p>活动准备:</p> <p>物质准备:故事PPT。</p> <p>经验准备:知道什么是孤独。</p> <p>活动过程:</p> <p>(一)什么是孤独</p> <p>1.幼儿有序欣赏PPT《我不愿意孤独》,教师完整讲述。</p> <p>2.引导幼儿再次阅读PPT1-4页,理解孤独的含义。</p> <p>3.戴眼镜的男孩说,什么时候会觉得孤独?(没有小朋友拉住自己的手;没有朋友一起玩,一起说话)</p> <p>4.小男孩喜欢孤独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不高兴?</p> <p>5.根据幼儿的讨论,教师总结:孤独时没有和朋友在一起,只是自己一个人。孤独就像一只风筝,只有自己空荡荡地飘在天上。</p> <p>(二)怎样才能不孤独</p> <p>1.引导幼儿再次欣赏PPT第5-7页,小男孩不喜欢孤独,他想出哪些办法?他是怎么做的?</p> <p>2.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戴眼镜的男孩去找朋友玩了吗?他和朋友玩什么?(找朋友一起说话;拿出玩具和朋友一起玩;看到朋友滑滑梯、荡秋千、坐跷跷板,戴眼镜的男孩也过去一起玩)</p> <p>3.根据幼儿讨论和画面呈现的情景,教师总结:如果你不喜欢孤独,那就主动找朋友握握手,友好地和朋友说说话,找到朋友一起玩就不会孤独。</p> <p>(三)我们不孤独</p> <p>1.如果你看到孤独的朋友,会主动去和他拉手吗?</p> <p>2.教师扮演“孤独的孩子”,幼儿主动来拉老师的手,说说话,或是拿玩具一起玩。“孤独的孩子”从伤心到高兴,最后大家拥抱在一起说:“和朋友在一起真好!”</p> <p>3.教师总结:孤独会让人难过,我们要让每一个人小朋友都不孤独,不难过。</p> <p>4.再次完整阅读《我不愿意孤独》。</p> <p>5.大家拉着手一起出去玩玩吧。</p> <p>活动反思:</p> <p>《我不愿意孤独》,是讲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来到新的班级,面对新的环境,没有小朋友一起玩,没有朋友和自己说话,觉的自己很孤独,孤独就像是天上的风筝,只有自己一个人玩。他不喜欢孤独,于是就决定去找小朋友一起玩,他获得了快乐,赢得了朋友。</p> <p>老师的情绪很重要,不要急,还是要控制好自己平和的态度,不要急于求成。我想,以后如果孩子在一个课堂中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不要强压,还是要在事后再设计一个能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从中弥补。</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