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它们一样多吗》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学会不受颜色特征、实物大小、排列形式和种类的干扰来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p> <p>2、能自己检查自己操作的结果。</p> <p>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p> <p>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p> <p>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p> <p>活动准备:</p> <p>PPT、幼儿画册</p> <p>活动过程:</p> <p>1、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p> <p>(1)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PPT(每排5只)。</p> <p>提问:两排小鸡一样多吗?为什么?</p> <p>(2)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PPT(上排为黄鸡,下排为灰鸡,每排5只)。</p> <p>提问:两排小鸡一样多吗?为什么?</p> <p>(3)出示上下疏密不一的两排小鸡PPT(上疏下密,每排5只)。</p> <p>提问:这两排小鸡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为什么?</p> <p>(4)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毛毛虫PPT(上密下疏,每排6条)。</p> <p>提问:这两排毛毛虫一样多吗?为什么?</p> <p>(5)出示上下大小不同的两排小猴PPT(上密下疏,上排7只大猴,下排7只小猴)。</p> <p>提问:这两排小猴一样多吗?为什么?</p> <p>(6)出示种类不同、大小不同、疏密不同的两类物品一样多(芹菜和包菜、草莓和西红柿、西瓜和辣椒、鱼和苹果)</p> <p>2、幼儿分组操作</p> <p>3、评价幼儿作品</p> <p>活动反思:</p> <p>《它们一样多吗?》是一节新授课,这节课的难点则是让幼儿很清楚的明白理解数量的守恒这一概念。通过上这节课我才发现,孩子们会因为大小,排列的顺序不一致,导致错觉将数量一样的物品认为是不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游戏,鼓励幼儿发现物品的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及物品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每组的物品数量不变时,不论他们的大小,排列顺序怎样变化,其数量是不会改变的。</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