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9:32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出海》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 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p> <p>2、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p> <p>3、 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p> <p>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p> <p>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p> <p>活动准备:</p> <p>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p> <p>活动过程:</p> <p>一、 感受诗歌的意境</p> <p>1、 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p> <p>(1) 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p> <p>(2) 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p> <p>(3) 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p> <p>(4) 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p> <p>2、 欣赏诗歌《出海》</p> <p>二、 理解学习诗歌</p> <p>1、 提问:</p> <p>(1) 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p> <p>(2) 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p> <p>2、 再次欣赏,跟念诗歌。</p> <p>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p> <p>三、 学习仿编诗歌</p> <p>1、 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p> <p>2、 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p> <p>如:幼儿:海龟。</p> <p>师:海龟有多少呀?</p> <p>幼儿:海龟一只只。</p> <p>3、 师幼一起仿编诗歌。</p> <p>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p> <p>四、 一边折船,一边欣赏诗歌</p> <p>1、 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p> <p>2、 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p> <p>师:比比谁折的船漂亮?</p> <p>五、 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p> <p>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p> <p>课后反思:</p> <p>活动一开始,我告诉幼儿,有一个小朋友到海上玩了,他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拍成了照片,想和大家分享。在给幼儿看图片前,我提出要求:“看的时候要找出这是在哪里?有些什么?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第一次欣赏图片后简单提问,再引导孩子进行第二次观察,要求他们说出特征。重点和幼儿一起观察了浪花 “卷”的特征。在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请幼儿边看配上文字的图片,边听老师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听完要求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句,并说出最喜欢这句的理由。</p> <p>每当孩子说出一句诗歌时,我就再次出示相应的画面,和他们一起重温诗歌,就这样,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诗歌。接下来,我用“我念前半句,孩子接后半句”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朗读了几遍,再邀请几个能力稍强的孩子到前面来示范。</p> <p>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出海?”教孩子折纸船,结束。</p> <p>感悟:</p> <p>1. 虽然成人感觉这首诗歌的意境很美,但是孩子并不能真正领会。如果能看到“出海”的动态录像,或在朗读诗歌时再配上音乐,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在孩子基本学会朗读后,播放音乐,让孩子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些。</p> <p>2. 活动延伸中有让孩子仿编诗歌的要求,可以带孩子在戏水池玩纸船,然后进行仿编。</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