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雪花》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设计思路</p> <p>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不断下降,小班进入了“不怕冷”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有一个关于下雪的故事《雪花》。这个故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情节简单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故事中的角色又都是幼儿所熟悉的,所以很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我将故事内容稍加改编和整理,设计了本次学习活动。</p> <p>整个活动以“争论白花花是什么”为主线,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操作故事托盘,结合方位描述场景;欣赏雪景,结合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学说故事中的短句:幼儿完整操作故事托盘,学说故事,感受寒冷冬天的意境。</p> <p>活动目标</p> <p>1.跟随“情景”积极讲述,积累学说故事的经验。</p> <p>2.感受寒冷冬天的意境。</p> <p>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p> <p>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p> <p>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p> <p>活动准备</p> <p>1.大房子一套(故事中的样式)。</p> <p>2.幼儿操作故事托盘与故事盒10套。</p> <p>活动过程</p> <p>一、操作故事托盘,结合方位描述场景</p> <p>1.故事托盘里有什么?(有房子、有大树、有山)</p> <p>2.一片、两片、三片……一片又一片的白花花从天上飘下来。白花花飘呀飘,飘到了屋顶上,飘到了大树上,飘到了山上,还飘到了你们的故事托盘里(3名幼儿的故事盒里),看到了吗?</p> <p>3.让你们故事托盘里的白花花也飘起来,看看它们会飘到哪里。</p> <p>指导要点:</p> <p>教师用柔和的语调引导幼儿讲述白花花飘到大树上、屋顶上、山上。</p> <p>教师和个别幼儿互动,引发其讲述。</p> <p>过渡语:</p> <p>白花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有房子、有大树、有山的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那里有幢房子,谁会住在里面?我们一起去看看。</p> <p>二、欣赏雪景,结合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学说故事中的短句</p> <p>1.寒冷的冬天里出现了谁?</p> <p>2.小狗从屋里跑出来说了什么?(补充问题:谁来学学小狗的话?)</p> <p>3.小猫是怎么说的呢?(补充问题:谁来说说小猫的话?)</p> <p>4.小狗说这白花花是糖,小猫说这白花花是盐,它们吵了起来,被谁听见了(老母鸡)?</p> <p>5.教师重复:老母鸡说“咯咯咯,不是糖,不是盐,不甜也不成,吃在嘴里冰冰凉”。</p> <p>——老母鸡是怎么劝小狗和小猫的呀?老母鸡是怎么说的?</p> <p>——我们一起来说说老母鸡的话。</p> <p>过渡语:</p> <p>那么白花花到底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吗(雪花)?</p> <p>原来是雪花呀!快看!真的下雪啦!</p> <p>(播放PPT,倾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欣赏和感受寒冷冬天的意境。)</p> <p>三、幼儿完整操作故事托盘,学说故事,感受寒冷冬天的意境</p> <p>雪花带来了寒冷的冬天,雪地里有小狗、小猫、老母鸡和小朋友,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现在让你们的故事托盘里也发生一个有趣的故事吧。</p> <p>指导要点:</p> <p>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一片、两片、三片……一片又一片的白花花从天上飘下来,越飘越多、越飘越多,白花花飘呀飘,飘到了屋顶上,飘到了大树上,飘到了山上。</p> <p>从屋子里出来的小狗和小猫是怎么说的?</p> <p>——小狗从屋里跑出来,点点头说:“汪汪汪,下糖啦,下糖啦,大家快来看呀!”</p> <p>——小猫从屋里跑出来,摇摇尾巴说:“喵喵喵,下盐啦,下盐啦,大家快来看呀!”</p> <p>老母鸡做了三个动作,它是怎么说的?</p> <p>——老母鸡听见了,走过来用嘴尝了尝,拍拍翅膀说:“咯咯咯,不是糖,不是盐,不甜也不成,吃在嘴里冰冰凉!”</p> <p>这时候,谁来了?</p> <p>——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从屋里跑出来,高兴地对小狗、小猫和老母鸡说:“雪下得这么大,我们来堆雪人吧!”</p> <p>活动反思</p> <p>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萌芽的过渡期,此时呈现出语言伴随动作的思维特点,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此次学习活动的教具和教学活动环节(从“静”——白花花飘呀飘,到“动”——小狗小猫吵架争论白花花是糖还是盐,再到“完整”——完整欣赏、讲述故事),以此达成活动目标。活动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p> <p>第一,设计并操作故事托盘,引发幼儿主动开口、乐意开口。幼儿在操作故事托盘时可以让“雪花”飘落到大树上、飘落到山顶上、飘落到屋顶上……可以让小动物来到雪地里,并和它们对话。故事托盘既满足了幼儿操作摆弄的需求,也引发了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述。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能开口说话,并能声音响亮地说话。</p> <p>第二,设计故事现场场景,引导幼儿辨析并学说动物的对话。通过再现故事现场的场景,幼儿会被雪地中的“房子”所吸引,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绎故事中三个角色的对话,</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