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蓝精灵》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教学目标</p> <p>1、能独立或与一位同学合作,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自信地表现《可爱的蓝精灵》。</p> <p>2、通过歌声和动作大胆表现出“蓝精灵”机灵、活泼、勇敢、可爱的形象。</p> <p>3、能自信地用语言简单复述故事情节,锻炼语言智能。</p> <p>4、认识并了解不同击拍图式的含义,结合歌曲画出正确的节拍图式。</p> <p>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p> <p>教学重点难点</p> <p>教学重点:弱起小节</p> <p>教学难点:变音记号 “#”</p> <p>教学准备</p> <p>多媒体教学平台、课件碟、自制PPT.、自制蓝精灵头套</p> <p>教学过程</p> <p>一、复习第一课时内容:</p> <p>1、蓝精灵是什么?</p> <p>2、蓝精灵英文名字的来历</p> <p>3、为什么来自于外国的动画片《蓝精灵》它的主题曲却是由中国的词、曲作家所写呢? (介绍词曲作家)</p> <p>4、分别介绍和展示动画片《蓝精灵》中正、反派人物</p> <p>二、新课:学唱歌曲</p> <p>1、请听歌曲,想一想:歌曲《蓝精灵》可以分为几个乐段?请用A、B、C等字母表示。</p> <p>A-B-A’</p> <p>2、复听歌曲,说一说:A、B、A’乐段分别由几个乐句组成?</p> <p>3、分别表达了蓝精灵什么样的情感?</p> <p>A:由4个乐句组成。节奏跳跃紧凑,显得十分活泼。</p> <p>B:节奏舒缓,表达了对蓝精灵的抒情和赞美之情。</p> <p>A:只有2个乐句,是对A的重复,再现前面的音乐形象。</p> <p>三、知识点:</p> <p>1、调号:1= C(读作:do等于C)</p> <p>2、拍号:2/4(含义:以4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有2拍),画拍</p> <p>3、重点:节奏特点--弱起小节</p> <p>4、难点:变音记号(唱),即时纠正并适时地示范唱歌的姿势、气息等</p> <p>四、唱歌:</p> <p>1、分组合作唱歌:即时纠正唱歌的姿势、气息、情绪、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p> <p>2、即兴表演:(流动座位)用道具,加表演,即时强调正确的人物形象表演。</p> <p>教学反思</p> <p>由于《蓝精灵》是动画片的主题歌,所以学生对此歌兴趣浓厚。我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力求丰富,多样化,力争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我在设计问题的流程时力求以由浅入深为原则一步步把学习引入到各个知识点的消化和解决中。因为一直与动画片的故事情节紧密联系着,所以学生的情绪能始终保持高涨,并且注意力集中。但是在学唱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大跳时的音准及有变音记号的音准问题。但由于时间问题无法使每个学生都完全唱准。以后在学生的音准方面还要研究出更行之有效的方法。</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