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8:39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2、3》

<p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x;">查找: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2、3》PPT课件</span></p><p>活动设计背景</p> <p>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p> <p>教学目标:</p> <p>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p> <p>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p> <p>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p> <p>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 <p>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p> <p>教学重难点:</p> <p>感知并认识数字1、2、3。</p> <p>教学准备:</p> <p>1、卡通数字1、2、3。</p> <p>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p> <p>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p> <p>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p> <p>5、数字儿歌磁带。</p> <p>6、自制数字箱三个。</p> <p>教学过程:</p> <p>(一)导入主题 ,认识数字1、2、3</p> <p>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p> <p>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p> <p>儿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p> <p>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p> <p>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p> <p>4、感知数字1、2、3</p> <p>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p> <p>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p> <p>5、用手指表示数字</p> <p>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出自:屈老.师!(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p> <p>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p> <p>游戏:看实物出手指。</p> <p>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p> <p>活动反思</p> <p>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2、3》